返回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有学姐,右有学妹(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一组会。

    吴菲菲“硫氰铅添加剂”的文章已经完成。

    本来她打算周日投的,不过昨天陈婉清的动作快了一步,提前找了魏老师。

    然后,魏老师改文章一直改到晚上,他毕竟已经四十多岁,不像二十多岁的小年轻。

    一日操劳,精力已经被榨干,最后只能把吴菲菲的文章放在了周一改。

    吴菲菲的工作,打算投稿chem.m.,简。

    &nbsp是Rsc旗下的二区期刊,虽然影响因子只有6左右,但是期刊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它相对偏向于化学方向,篇幅较短,审稿较快,算是Jacs、德国应化的下位期刊。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许秋现有机光伏领域,这个期刊上表的文章并不多。

    因此他之前写文章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往这个上面投。

    毕竟,不管造成这个现象的是潜规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当一个老期刊对某一领域的收稿量不多时,最好还是不要头铁硬上。

    如果是新刊,那还可能是因为其知名度低,或者研究者顾虑其没有分区等原因。

    投文章,选择相关领域收稿量大的期刊,文章顺利表的概率会提高不少。

    此外,听了近一学期的报告,许秋现在对钙钛矿光伏领域的套路,也已经摸得差不多了。

    他自我感觉“我上我也能行”。

    材料都是现成的,买来混一混,然后涂一涂,接着蒸一蒸,最后测一测。

    效率高,补充其他数据,整理数据,文章。

    效率不高,看能不能优化的更高,如果能,就补充数据文章,如果不能就换下一个体系,再循环一遍。

    不过,他也就是想一想罢了。

    现在,他左有学姐,右有学妹,还真不舍得走。

    段云的工作也有了起色,魏老师难得对他露出了笑颜。

    从他和魏老师聊天的语气中,许秋大致能推断出他这工作不了大文章,估计是二区吊车尾,acsamI的级别。

    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篇工作,如果成功表了,段云就距离毕业更近了一步。

    他在商用的ph1ooo中掺杂n型和p型碲化铋粉末,制备得到的热电材料呈现出高功率因子,分别可达7o和4o微瓦每米每平方开尔文。

    和光伏领域的光电转换效率一样,热电领域中评价材料好坏的一大重要指标就是功率因子。

    功率因子当然也是越高越好。

    但由于目前国际上对其测量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像光伏领域可以用标准硅电池进行标定,导致热电领域同样的实验条件,不同课题组测出来的数值可能相差非常大。

    因此,在热电领域,处于同一个数量级的数据,通常被认为差别不大。

    它也很难像光伏领域一样,用一个物理量的绝对数值来设定一个门槛。

    比如,目前有机光伏领域,效率1o%就是一个大门槛,热电领域就不能类比,设定功率因子过xx,就是一区。

    这个时候,热电领域想大文章,除了实验数据本身要扎实外,还必须要把故事讲好,就比较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了。

    段云结束后,魏兴思问道:

    “田晴,有什么要讲的吗?”

    “没有,上周在写文章,这周差不多能写好。”

    “陈婉清你呢?”

    “没有。”

    “许秋?”

    “没有。”

    一连三个“没有”,包括最开始吴菲菲也只是简短讲了几句,只有段云说的比较多。

    主要是最近课题组小伙伴们都集中在写文章。

    许秋虽然有实验数据,但是不用他自己来讲。

    这两周,组里做有机方向的实验结果,基本都是由韩嘉莹来汇报的,也是在“锻炼”她的能力。

    “韩嘉莹?”

    “有,我有。”

    学妹慌忙应道,让座起身把u盘插入办公室大电脑中。

    她汇报的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她自己的工作,目前还在优化器件性能的阶段,每周大概做两批器件。

    目前,她的两个体系效率最高分别为6.27%和6.74%。

    再努努力,有一定的可能性,能够达到许秋给他设置的目标,6%和7%了,就有希望水两篇二区了。

    另一部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