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章 项目报告提交(求首订)(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姐完成的“基于钙钛矿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他是排在第二位的共一。

    以及p4T体系衍生出来的边角料,不过都分给学姐和学妹了。

    回顾完毕,看着这满满当当的工作量,许秋感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可转念一想,这些工作等下都要翻译成为中文,写进基金年度报告中,他就又泄了气。

    文章多了,有时候也不是件好事啊。

    不过,写入基金年度报告中的文字,将来可以原封不动的用于之后的毕业论文中。

    毕竟,基金项目,或者说“本子”,和毕业论文思路是非常类似的。

    我抄我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后果吧。

    ……

    在许秋的想象中,这英译中的工作应该比较麻烦。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现并不难。

    因为他当时写英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心中先有中文腹稿,然后再翻译成英文的。

    毕竟他并不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即使是和他人用英语交流,也免不得先在心中打个中文的草稿。

    此外,他还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辅助工具,那便是网页版的有盗翻译。

    直接把文章原始woRd文件中的一大段话复制进去,然后有盗就会自动翻译成为中文。

    再把其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以及一些固定说法的专业名词,稍微改一改即可。

    一段话几百个字,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转换,只要几分钟时间。

    而且翻译出来的文字阅读流畅,逻辑通顺,几乎没有什么破绽。

    在翻译了几段文字后,许秋突然想起之前听到的传闻:

    有人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会“借鉴”其他人的工作,为了回避查重,也会用到类似的骚操作。

    先把别人的文字拿来,然后翻译成为英文,然后再转译为中文,最后改改文字,润色一下,就成为了“自己”的工作。

    有人比较谨慎,还会反复中译英,英译中几个来回。

    更有甚者,会各种语言互译一遍。

    经过一番操作下来,虽然最后文字支离破碎,但表述上已经与原文有很大的区别,有一定的几率在查重时蒙混过关。

    不得不说,国内人才济济啊。

    ……

    借助有盗翻译这个大杀器,许秋只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四篇文章的英译中工作。

    而陈婉清今年只有三个工作,比他还少一个,因此也已经完成,进度稍微比他快了一些。

    毕竟学姐的中文论文写作能力并不差,怎么说都是写过本科和硕士论文的人。

    至于她英文文章写的不好,纯粹是英语没学好导致的。

    陈婉清将他们的工作放在了一个woRd文件中,得到整合好的版本。

    随后,两人去魏老师的办公室交差。

    “嚯,这么长,有二十三页,我记得去年的报告还不到十页。”打开文件,魏兴思先是看到woRd的页数,惊讶道。

    “今年的工作比较多。”陈婉清小心翼翼回答道。

    “嗯,今年有机做的确实不错,辛苦你们了。”魏兴思称赞了一句,然后滚动鼠标滑轮,开始阅读。

    他读的很快,一边看一边改。

    改了几分钟后,他点点头道:

    “整体看到现在,问题不大,就是用词方面还是要注意一下,尽量不要重复使用。

    我知道词语的重复肯定不可避免,但也不要一段话里全是‘光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什么什么表明’。

    ‘表明’的同义词有很多,可以替换为‘阐明’、‘揭露’、说明’、‘展示’,等下拿回去再好好改一改吧。”

    许秋和陈婉清尴尬的对视一眼。

    他猜测学姐可能也用翻译软件了,不然也不会写的那么快,还和他一样写了这么多‘表明’。

    看来,用翻译软件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会默认翻译成日常用语。

    而用在基金项目中的用语,通常需要专业一些,正式一些,丰富一些,毕竟算是书面报告。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许秋之前没有写过类似的东西,缺乏经验。

    不过,现在算是现了他的一块短板,如果能够及时补上的话,也不是坏事。

    毕竟,日后的毕业论文是要求中文版本的。

    后面的内容,魏老师一目十行的看了过去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