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四章 AM不再难产(求订阅)(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个了,你们赶快看看,写个回复意见,把正文好好改一改,这周五我们把这事情给了结了。”

    “好的。”许秋所料不差,果然是文章的事情。

    他内心也是激动,等了近两个月,终于有消息了,而且还是正面的消息。

    办公桌旁的吴菲菲、段云等人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不过碍于魏老师还在,都没主动开口道喜。

    许秋想到了昨天的实验成果,便组织了下语言,说道:

    “魏老师,我这个体系,昨天用了新的旋涂仪器制备了一批器件,效率达到了1o.9%,我觉得进一步突破到11%的可能性不小,因此打算再做两批器件试一试,还有,我准备把我们的材料命名为pce11,你看怎么样?”

    “哦?”

    “效率能到11%?

    “还有改名为pce11?”

    魏兴思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道:

    “嗯,可以啊,你的想法不错,就按照你的思路试试看吧,文章修改意见可以晚一点给我,不过也别太迟,周日之前吧,怎么样?”

    “好的。”许秋答应道。

    魏老师离开后,陈婉清笑道:“恭喜学弟啊,马上就要喜提一篇am了。”

    “这不是还没表嘛,”许秋谦虚了一句,随后拱拱手道:“而且学姐也是二作,同喜,同喜。”

    旁边的段云忍不出插了一句:“许秋,我觉得可以提前准备请客了,三个正面意见,编辑小改,文章接收的概率九成九了。”

    “要是文章真表了,请客是必须的,”许秋说道:“还是先看看意见吧,万一要补充什么实验,比如TRpL之类我们测不了的,那就比较难搞了,对了,学姐你也帮忙看看吧。”

    ……

    打开邮件,许秋注意到了时间信息。

    他的收件时间是六分钟前,编辑给魏老师的时间是十四分钟前。

    看来魏老师应该是收到邮件后,大致浏览了一遍,就匆匆赶过来通知他了,

    许秋也先是初步看了一遍邮件。

    核心点和之前魏老师所说基本一致,编辑意见小改,1o天期限,三个审稿人,一个建议直接接收,另外两个提了一些问题,建议小改。

    本来许秋还以为会有很多审稿人的,结果只有三个。

    这回倒是难以判断审稿人是不是国内的,只能看出其中一个建议小改的大概率是。

    氧化锌基片退火时间要一个小时,现在还剩三十多分钟。

    许秋判断要完整的写完回信,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倒是可以把大致的框架先罗列出来,之后趁实验的间隙再慢慢填补内容,就如同写文章一样。

    于是,他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并把邮件中的意见复制进去,开始逐条回复。

    先是建议直接接收那个人,他的评论只有几句话,比较好应对。

    许秋直接回复:“非常感谢你的客观评价。”

    另外两个审稿人的意见,相对比较多:

    第一条,“请补充光电性能表中的标准差数据。”

    许秋记得他是列出过标准差数据的,返回正文查看后,现光电转换效率那块是有计算的,但其他的几个参数没有计算。

    这样看来,审稿人的意思应该是把另外三个光电参数,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的标准差也列出来。

    不愧是am,严格了许多,之前他在投其他期刊的时候,都没有现过这个问题。

    于是,他回复道:“感谢你的意见,我们已作出相应的修改。”

    由于时间关系,他在正文中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用高亮标出。

    第二条,“请补充eQe结果对应光生电流密度的积分曲线。”

    这个积分曲线比较好做,不需要补充实验,直接用eQe自带的软件就可以计算并导出。

    一般没人会专门画这个图的,许秋也是按照惯例,只列出了最终的积分数据。

    不过审稿人都是大爷,既然人家提了,一些无伤大雅的意见采纳就是了。

    或许是审稿人找不到其他毛病,强行在鸡蛋里挑骨头,这也是有可能的。

    许秋回复道:“感谢你的意见,我们已补充相应的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在中文上的表达都是“感谢你的意见”,但在英文中会有不同的表达。

    这也是他之前从陈婉清的回复意见中学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