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章 灵机一动(求订阅)(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结底还是要看他自己。

    ……

    陈婉清汇报完,轮到许秋,他起身说道:

    “p4T的四个不同侧链体系,现在就差一个循环伏安电化学实验,数据就齐全了,这周补齐数据,开始写文章。

    韩嘉莹的p3T和p5T体系,经过优化,效率分别到了6%和7%,应该能两篇二区文章,之后的这两周我打算带她过一遍表征实验。”

    “好,好,辛苦了。”魏兴思分外的满意,连说了两个好。

    许秋现在有些理解了组会的本质,报告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板知道你干了什么,最近没有在划水。

    毕竟,如果真是特别重要的实验结果,完全可以私下来去找魏老师讨论。

    因此,他本来有上周的ceLIV数据可以拿来讲一讲的,但最终没有做组会ppT。

    真不是因为懒。

    最后,轮到韩嘉莹上场。

    她的主要的工作,许秋已经提前剧透了。

    因此,魏老师也没有很认真的听,他一边检索、打印文献,一边偶尔抬头看一眼投影屏幕。

    学妹结束后,魏老师点评了一句:“干得不错,你就继续跟着许秋做。”

    随后,他又说道:“今天组会到这里,吴菲菲记得订饭,段云把文章拿过来,其他人可以离开了。”

    返回216,许秋看了眼魏老师的转账消息,居然有5ooo块。

    他之前查过,现在am的影响因子还不到2o,魏老师应该是故意多给了些。

    许秋没有声张,他想了想,决定请组里的小伙伴们大吃一顿。

    之前吃去吃标准都是7o元左右一位,这次可以定到1oo-15o一位了。

    饭后可以安排桌游或者kTV,到时候看她们的想法吧。

    ……

    一转眼,一周过去了。

    这周,许秋补全了他的实验数据,然后一边动笔写文章,一边培养韩嘉莹。

    学妹的第一个工作,需要由他带着系统的走完整个表征的流程,这样之后她就能独立的进行研究了。

    期间碰到了一个小问题,因为许秋是本科生,部分仪器没有参与培训,也没有直接实验权限的,所以只能以陈婉清的名义进行申请实验。

    好在,大部分负责仪器管理的老师比较好通融,见许秋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并且是本校的学生,便默许了他“无证上岗”。

    他也进入模拟实验室II中亲自试验了系统的新功能,总体来讲和他之前所料不差。

    之前没有想到的是,模拟实验人员的整个试验操作过程,都会以全息录像的形式保存下来,同时还支持快放、慢放、拉动进度条这些功能。

    他可以随时调阅这些实验录像。

    这一点,倒是比寻常的实验机器人的功能强大不少。

    因为就算给实验机器人安装摄像头,也没办法得到全息影像。

    许秋现在暂时没有项目可做,便没有立刻启动这个功能,不然只会白白浪费系统积分。

    他之后打算做的非富勒烯体系,现在还只是一个概念,仅有一个模糊的大方向。

    具体从什么地方切入,还需要谨慎的选择。

    因为一旦确认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就要持续的投入精力,怎么也得研究到产出一篇一区文章为止。

    假如努力的方向错了,只会事倍功半。

    到目前为止,他文献虽然读了不少,但大多数都是浅尝辄止。

    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对现有的非富勒烯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至少要知道其他研究者都做了些什么工作,不重复造轮子。

    想到这里,许秋灵机一动。

    他可以写综述啊。

    而且,一月份考试月结束,在学校放假期间,大部分的公共仪器平台都是不开放的,做实验很不方便,趁这个时期,写综述时机刚刚好。

    不过,综述通常是编辑约稿的。

    也就是编辑主动信给一些相关领域的大佬,让他们写一篇综述文章,总结下近期领域的进展。

    直接投稿的话,一般不收。

    当然,凡事无绝对,也不是不能运作,这就要看魏老师的关系了。

    他搞科研这么多年,多多少少有点人脉关系,认识一些人。

    编辑不主动过来找,也可以主动出击去找编辑约稿。

    许秋的要求也不高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