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大会风云人物,力压全场(求订阅)(第1/9页)
  周二,早上八点,课题组的众人提前来到材一,开始着手布置三楼会议室的会场。
  孙沃前去北区一条街的水果店,拿昨天预定好的新鲜水果拼盘;
  吴菲菲从魏兴思那边取了一包茶叶,然后烧水煮茶,并准备好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托。
  段云负责搬运整箱矿泉水,并在每个老师的座位前摆上一瓶;
  陈婉清、韩嘉莹她们在每位老师的座位前放置了一个标有名字的三角立牌,并放一份会议材料。
  考虑到人手足够,许秋没有选择去帮忙,而是留在楼下的216办公室里,做着大会演讲前的最后一次准备。
  最开始,他是参照上次去龚远江那边参加会议的情况,按照英文汇报进行准备的。
  结果后来才知道,今天的会议是用中文汇报的,因为上次有Bazan在场,而这次没有老外参加。
  这倒是让许秋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其实,这种大会,不论是说中文还是英文,对教授学者们的影响倒不大。
  他们吃科研这口饭,基本上都有双语的基础,毕竟考评指标中占比最大的就是scI论文,英语不好,不了文章,就很难评得上教授。
  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
  语言的应用,包括听说读写四项。
  对于魔都综合大学的学生来说,读写可能都比较擅长,毕竟能通过应试考试考进来,这方面多半不会太差;而听说方面就不一定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会非常大。
  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四毕业的时候,能够和歪果仁用英语正常交流的,估计也就在半数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国外的教授过来魔都综合大学进行学术汇报,有一半学生是听不懂的。
  而且,有一些学生甚至连四级都过不了。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魔都综合大学本科毕业是不要求四六级成绩的,只要通过校内的综合英语测试就可以。
  而校内的综合英语测试采用的是绩点制,虽然这个测试的难度是专八级别,拿a有难度,但只要不缺考,拿个c、d还是比较轻松的,可以正常毕业。
  唯一的问题,就是绩点会被拉的很难看,拿了四学分的d,相当于挂了一门三学分的课程。
  早上八点五十分,会场布置完成,而且已经有不少老师和学生66续续的赶了过来。
  魏兴思西装笔挺,面带笑容的站在会议室的门口,像一个销售一样,迎接着到访的老师。
  来访的老师,主要是校外做有机光伏领域的学者。
  因为一个学校里很少存在研究方向重合的多个课题组,所以校内的老师相对比较少,许秋只看到了唐云坤。
  会场内,唐云坤和冯盛东坐在一起,他们经过周日的一顿饭局,算是搭上了线。
  两人刚好是校友,全部都是魔都综合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不过他们两人并不是同一级,唐云坤要比冯盛东早三年毕业,因此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
  虽然现在两人选择的道路并不相同,一个是在国内任教,一个是在国外展,但研究领域有所关联,还是有很多合
-->>(第1/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