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佬们嫌贵不愿意,普通研究者想,但是不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nc比较少。
  不过,nc作为综合性期刊,可以吃所有领域的稿件,倒也不差有机光伏一个领域的,每年随随便便可以收稿5ooo+。
  邬胜男杰青基金完成,她帮许秋合成的coi8dFIc等材料已经完成,自己的FoIc材料,也已经合成完毕。
  现在开始指导两个本科生制备半透明器件,不过两个本科生最近来的次数比较少,一周只能制备两批器件。
  上周她知道自己在许秋拟投《科学》的文章中署名是三作,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向许秋提出,她想做y系列受体的工作。
  许秋当时考虑了一会儿,推测邬胜男应该也是看出来ITIc系列后劲不足,想要谋求更大的展空间。
  于是,许秋也没拦着博后学姐,毕竟对方帮了自己很多忙,便把y系列受体的探索工作暂时交给了她。
  主要还是现在模拟实验室中,也没有破15%的y系列受体出现,许秋对这个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如叠层器件。
  让她自由摸索,如果她能把效率突破15%,那是她的本事,突破不了,那就只能乖乖的等着他来攻克难关。
  不过,作为交换,许秋已经开出来的几个初代y系列工作,邬胜男需要帮许秋做实验,同时在文章中只占二作。
  莫文琳上周因为帮着许秋做器件的缘故,所以基于的体系的工作的撰写进度,只往前推进了一点点,达到八成半的进度,目标期刊aFm。
  又是一个划水的组会,很快结束。
  根据许秋的观察,一般临近放假的组会,就会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他估摸着,一方面,与大多数人都有考试需要复习,挤压了做科研的时间有关。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疲劳会积累,平常双休都不一定能够休息的过来,现在做科研都是996,越到后期,疲劳累积的越多,工作的状态就会越差。
  只有经历过一次假期的调理,才能完全恢复过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寒暑假还是有些道理的。
  中学生普遍过着996的生活,如果没有假期的话,很容易废掉。
  ps:刚刚才注意到这个月的月末有双倍月票活动,有些失策啊……
  ps2:前几天更新的太猛,要休整几天,先维持6ooo+更新,四月份继续爆!
  ps3:因为这种类型的文,很难通过对话水字数,所以写的很慢,一小时写一千字就是极限了,万更就要不休息的写1o小时,还是非常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