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62 叠层工作和巨佬撞车了?(求订阅)(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择到大不列颠读个水硕之类的镀个金。

      清北大学的具体情况,许秋不是很了解,但多半也和魔都综合大学差不多。

      不过,出去的人确实是比较多,但回流回来的比例也并不算低,因为他们父母亲戚好友都在国内。

      可能只有举家移民的人才会选择长期留在国外,但这样情况毕竟是少数。

      另一方面,出国人数变多,也和科研圈对海外交流经历的硬性要求有关。

      想要搞科研,本科毕业就出国是最划算的。

      因为一些国际顶尖高校并不承认国内的研究生学位。

      清北大学的硕士学位可能还有点用,如果是普通一本的硕士出国的话,可能还需要重新攻读一次硕士,就会浪费比较多的时间。

      而如果博士毕业,选择出国找博士后的话,这个时候通常就需要手里有大量高质量的文章。

      这对于在国内攻读博士的学生来说,还是挺困难的。

      许秋这种am随便的属于特例。

      绝大多数,9o%,甚至可以说95%以上的博士生,别说am,想一篇am的子刊aem、aFm都非常的困难。

      而本科毕业出国,找个大牛组,花费五年的时间,水几篇am的难度并不算高。

      虽然种花家这些年展的度非常快,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漂亮国在科研方面仍然是世界老大的地位。

      毕竟,对方有上百年的积累,我们这几十年来虽然是跑步前进的,但对方只是走的慢了一些,并不是完全停滞不前。

      这是一个追及问题,有点类似于国家之间的“三代人的努力”和“寒窗十年”。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漂亮国的科研圈里存在一些“臭名昭著”的大牛课题组,只需要在里面接受五六年“监狱般的生活”,就可以稳定到手一s。

      就等于说是用五六年的人生换取一s,但即使是这样,也有不少人趋之若鹜,而且,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本身也要足够优秀才能有“坐牢”的资格。

      因为一s到手,回国落地就能拿个“青千”,后面再搞一搞,用“坐牢”时获得的经验,来“压榨”国内的研究生,多出点成果,弄个“杰青”身份并不困难。

      到这个时候,科研道路基本上已经圆满了,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杰青”就是尽头,院士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可能前面还有上百人在排着队呢。

      接下来,可以选择划水养老,也可以选择不忘初心,继续潜心做科研,不去太过考虑功利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基本熬出头了,在科研方面拿到了一个近似满级的账号,可以相对自由支配的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了。

      除了科研圈外,漂亮国的教育系统也很有意思,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的策略似乎是把“点数”都加到了大学上,而忽视了中学阶段。

      我们经常听说漂亮国的大学如何如何厉害,但很少听说它们的中学如何如何厉害。

      反而国内有非常多厉害的高中,比如毛坦厂、衡水、人大附中等等……每年都能稳定输出一大堆“考霸”。

    &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