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的。
许秋斟酌了一番,说道:“手套箱氛围确实是会对器件结果有影响的,我也觉得最好还是把有机和钙钛矿的器件分开制备,不过这就需要把实验室搬到江弯去……”
“搬江弯啊……也不是不行。”魏兴思考虑了一会儿,说道:“要么我们邯丹这边实验室在寒假的时候搬家?主要还是看许秋你现在这个叠层器件的情况,如果能在寒假之前把文章投出去,我们就可以规划寒假搬家……”
魏兴思顿了顿,突然问道:“对了,许秋,你那边叠层器件的最新进展怎么样?”
许秋看了看段云、田晴、陈婉清他们三个划水怪,决定把自己汇报的次序提前,便回应了一句“还可以”,然后将u盘插入电脑中,开始汇报。
他这周只做了一页ppT,主要内容就是他上周五和学妹一起测试得到的J-V曲线和eQe曲线,以及最佳叠层器件的光电性能参数表。
许秋直接开门见山,说道:“上周,我和韩嘉莹把最高效率做到了16.15%!”
听到这个结果,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反应最大的当属莫文琳,她内心寻思着:
“上周他们好像就做了一批器件吧,这就16%了……哎,我的15.5%,还没捂热乎呢,就被越了,嘤嘤嘤。”
魏兴思本来刚才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搬家呢,什么时候搬家,现在听到了这个结果,瞬间笑成了一朵菊花。
他没想到元旦假期刚刚结束,就迎来了开门红。
许秋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淡定的汇报:
“我们这次采用的方法是用一种新的受体材料coi8dFIc,取代之前顶电池中的IeIco-4F,其他条件不变……”
听到这里,陈婉清眉头一挑,自己的IeIco-4F,就这样被舍弃了。
不过这也正常,自己的IeIco-4F,算是最早期的近红外非富勒烯受体了。
后来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去蓝河公司工作上了,没有进一步开新的材料,被其他人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许秋继续汇报:“同时,我们还现,在制备好器件后,把器件在蒸镀舱内的真空环境中存放一定的时间,可能会让器件性能有所提高。”
“不过,这个现象的普适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虽然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已经有初步的结论了,但是现阶段并不能讲出来。
田晴本来在神游,听到了“真空放置”这个熟悉的方法,瞬间把注意力转移了过来。
她的面部表情也很是丰富,似乎在隔空和许秋对话:“看吧,我就说我之前的现是对的,你们都不信。”
虽然田晴长期从事于器件机理方面的研究,但在早期也是会自己动手,做一些标样体系的器件。
她的这个现就是基于之前p3hT标样体系的,只是当时没有被人们重视。
当然,这在客观上,也和“真空放置”这种操作比较不稳定,时灵时不灵,还比较消耗时间有关。
站在许秋的角度,他可以批量对若干个体系进行摸索,用大量的实验样本,得到一个广泛的结论,再根据这个结论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对策,是用还是不用这个方法。
而对于之前的陈婉清、吴菲菲来说,她们手上只有一两个体系,很难找出规律,当现一种手段不那么稳定,而且还比较耗时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对其投入太多的精力来研究。
也只有相对比较咸鱼的田晴,才一直在用这种方法。
汇报完本次器件的结果后,许秋开始进行展望:
“接下来,我打算进一步进行优化,一方面是继续探索‘真空放置’时间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参照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李丹课题组的那篇三元体系的文章,将原本用于底电池的pcBm,引入到顶电池中,构筑二元IdIc-m/三元coi8dFIc体系,以期实现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魏兴思一直等许秋全部讲完后,才开口说道:“16.15%!工作做的非常好!”
本来他刚开始听到16%效率结果的时候,有打算让莫文琳或者谁去nIm第三方送样检测一下的。
但听到后面的时候,他却没有急于表态,因为魏兴思从许秋自信的言语中,听到了冲击17%的可能性。
之前15%的效率去投《科学》,大约有两三成的中稿概率,现在的16%去投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