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八章:青州民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见这话,千总也不好再犹豫下去,命人收了账簿和公文,转头走下去安排了。

    杨御藩则是望着李鳝,沉声道:

    “将李鳝及海阳盐场所有盐丁都抓起来关押在一处,等候蓬莱稽盐署的公文,公文一到,即刻正法!”

    家丁问:“李家的家人呢?”

    杨御藩走出正厅,边走边道:“都抓,无论是几岁的小孩子,还是走不动路的老人,都抓起来。”

    “这次铁证如山,消息一到蓬莱,必定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提前抓人未尝不可!”

    ......

    官兵强攻盐场,这种事在许多年以来,还是头一回生,便是海阳所的年迈老人,也未曾见识过这种大乱子。

    官军冲进去不久,外头聚集的百姓便就乱了。

    他们来这里是来求活,在场的都是以贩卖私盐为生,都是半月未曾新进银钱,家中早无余粮。

    这几日没个说法,恐怕就会闹起来,对他们来说,迟早也是饿死,还不如挺身而出,反抗所谓的新盐法!

    “小杨帅进去多久了?”

    “李家是大善人,官军不要为难他们,他们都是为了我等沿海百姓啊!”

    “是啊,没了李家贩盐,我们早就饿死了!”

    “为什么还没有动静,到底生了什么?”

    很快,沿海百姓越聚越多,加上其中一些有心人的挑拨,很快就站起来逼向官军的警戒线。

    百总根本没想到这里百姓真的敢压过来,听他们各自喊着口号过来,从没有见过这种场景的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他只知道,要是沿海百姓造反,整件事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到那个时候,可就不再是朝廷推行新盐法查地方盐政这种事,而变成镇压民乱了。

    传出去,只能说朝廷盐政推行不利,新盐法引起地方百姓强烈抵制,并最终引民变!

    很可能其它地方的人也会蠢蠢欲动,要是引起连锁反应,激起成片的乱民,这事可就大条了!

    这对朝廷威严,还有当今天启皇帝的权威,都是一个沉重打击。

    要知道,有第一次抗拒政策推行的民变,那就一定会有第二次!

    地方豪强借着这事散播谣言,百姓也会轻而易举的相信,更会仿效此法,逼迫朝廷就范!

    百总虽然没遇见过民乱在即这种事,可却也是名有军功在身的基层军官。

    他自然明白,这种时候,行为最好不要太过激,要拖延这些乱民,安抚他们,等待里头的消息。

    激起民变,这可就不是自己的事了!

    百总站起身,命令部下后撤几步,隔开挑事的乱民一些距离,站在高处摊开双手说道:

    “大家静一静!”

    “我们不是地方官兵,是杨帅的部队,领兵的是小杨帅,这次新盐法推行是另有蹊跷,我们定会还大家一个公道的!”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名老者说道:

    “杨帅的部队大家信得过,散了吧,事情都会有处置的,两年前山东大震,若不是杨帅剿匪灭寇,我全家早都死了。”

    也有人不断点头。

    “是啊,杨帅的部队不同于其它官兵,肯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的,不要闹了,万一真的有难言之隐呢!”

    也有人很是不服,阴阳怪气。

    “扯淡!”

    “我都饿了三天了,水米未进,要是再没有银钱进账,早晚都是要饿死!”

    “就是,我才不管什么蹊跷不蹊跷的,我要的是养家糊口!”

    “呜呜呜,我只想活着,我只想活着,我快饿死了!”

    百总一面拖延着,一面也示意围墙上的鸟铳队暗自做好准备,让部下的官兵保持警戒,随时应付民变。

    说实在的,这些官军大部分也都是山东人,都知道这个年头穷苦人活下去有多难,面对父老乡亲,没有几个人真的想动手。

    可到时候这些人一旦闹起来,镇压的军令肯定要传下来,那个时候自己该怎么办?

    一面是军令如山的朝廷法度,一面是快要饿死而造反的百姓,难啊!

    就在形势快要收束不住,人群越聚越多,已经达到数千人蠢蠢欲动的时候,里头传出了马蹄声。

    是一名杨御藩身边的家丁,他手上拿着最新的布告,举起大声喊道:

    “海阳盐场李鳝,为官府管理官盐多年,利用职权向莱阳赵氏、蓬莱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