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李养正哈哈大笑,对他道:
  “就你们察哈尔一部,区区关外蛮夷而已,也能算得上一国?”
  “对我大明来说,便是建州人也算不得一国,何况你区区几十万部众的察哈尔!”
  形势愈演愈烈,朱由校觉,若是自己再不说点什么,只怕这个察哈尔使臣就要被群情激愤的文臣们活活锤死了。
  当然,这也没什么,只是在皇极殿造成的影响不好。
  想到这里,朱由校咳了两声,这才是让群臣们注目过来,纷纷后退,但依旧是用充满愤怒的目光看着那名察哈尔使臣。
  朱由校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一手敲着亮金色的龙头,静静道:
  “朕听闻林丹巴图尔派到伪金的使臣为努尔哈赤所杀,朕若也这么做,岂不与建奴无异?”
  群臣听着,纷纷点头。
  朱由校剑眉一动,冷冷说道:
  “朕今日就放你回去,你尽都可以将你在京师的所见所闻,告知那狂妄自大的林丹巴图尔。”
  “朕这里就一句话,大同被掳走的百姓少了一个,大明的天兵将踏平察汉浩特的蒙古汗庭!”
  “滚吧——”
  此时此刻,察哈尔使臣再也说不出什么狠话。
  他看得出来,这位年仅二十余岁的天启皇帝,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强忍着怒火,真正动了杀心。
  朝堂上这般的同仇敌忾,更令他心中犯怵,这也就是说,这次开战,明朝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那么察哈尔打得起吗?
  他不知道,准确的来说,是来京师之后,他心中有些不是那么确信察哈尔能打得赢大明了。
  ......
  进入六月,边疆的天气终于开始转暖。
  虽然不知道这会持续多久,可是对于生活在此地的穷苦百姓,以及常年戍守在外的将士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前不久,关内传来一个消息,真正引爆了边疆军民对西虏常年入侵的憎恨情绪。
  却是天启皇帝以林丹汗背弃盟约,掳掠大同百姓为由,拒绝了察哈尔部续订盟约的请求。
  这也就是说,在外交层面上,大明朝与所谓的蒙古帝国不再是盟友。
  这个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显而易见,受到影响最深的不是边疆百姓,而是苦逼的左翼诸部,还有漠南诸部。
  断盟,就意味着给予漠南蒙古和左翼诸部的“恩赏”和“市银”将要在六月开始,彻底中断。
  自俺答封贡以来,这还是关内与关外次真正意义上的决裂。
  林丹巴图尔在签订盟约以后堂而皇之的入侵边关不是一次两次了,至后世的崇祯年间,更是苦掠大同甚重。
  察哈尔骑兵的兵锋,在崇祯十二年一度攻克了大同镇城。
  自万历十五年起,朝廷财政持续遭遇滑铁卢,入不敷出。
  甚至于在朱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