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一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二十年风云(6000求订阅!)(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相国寺、五台山清凉寺、嵩山少林寺都穿了一条裤子,暗地里没少给灵素使绊子。”

    “这一次御前斗法,也该好好敲打敲打这些和尚,让这些和尚清醒清醒了。”

    “这事既然都赶到一块去了,为师正好下山去活动活动筋骨。”

    “山上的事,就交给你处理了。”

    王文卿闻言,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点头道:“那徒儿就祝师父一路顺风。”

    叶千秋笑了笑,道:“行了,你去通知你延庆师兄,这一趟,让他跟着为师一起去。”

    王文卿微微颔,退了出去。

    ……

    擂鼓山。

    景色清幽,地势也高。

    叶千秋和段延庆走在擂鼓山上,如履平地。

    二十年过去,段延庆如今也已经是年近古稀之人。

    他的功力日渐深厚,不过离龙虎相会的大宗师之境,还差临门一脚。

    段延庆一边走一边和叶千秋说道:“掌教,我可有些年头没有在外行走了。”

    “自从卸任了外务堂的事务,整日在山上修行,虽然清闲了不少,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不过,时间久了,倒也习惯。”

    叶千秋笑了笑,道:“你这人,就是闲不住,所以,这趟出来,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段延庆笑道:“那还得多谢掌教美意了。”

    叶千秋道:“如今江湖上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这一次咱们到擂鼓山来,只见文山一人即可,不用大张旗鼓。”

    段延庆闻言,微微颔,道:“掌教,这二十年,咱们已经渗透了大宋边军中七成以上的中层将官。”

    “辽人一旦南下,文山举起义军大旗,振臂一呼,定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聚众数十万。”

    “如今朝堂上那位皇帝识人不明,蔡京等人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搞得民怨四起。”

    “他本人向道,自称什么“教主道君皇帝”,但对于天下生民来说,着实不是一个好君王。”

    “辽人一旦南下,再有西夏、吐蕃牵制赵宋边军,辽军定是长驱直入,东京无险可守,无将可用,赵宋想不亡国都难。”

    段延庆卸任外务堂堂主之前,就是神霄派对外情报的头子,所以,叶千秋的不少计划,根本没有瞒着段延庆。

    对于段延庆来说,做起这些事来,简直是得心应手。

    起初,段延庆还不太明白叶千秋的意图,但到后来,他就全都明白了。

    二十年布局,图谋的是造反之事,图谋的是倾覆天下,再立新朝!

    神霄派这二十年间,暗地里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神霄派的手早已经伸到了河朔、两浙、湖广,只不过侧重的地方不同而已。

    段延庆如今每每想来,都觉得掌教的魄力和手段着实惊人。

    一边将林灵素这个席大弟子推到东京去,神霄派明面上看似和赵宋一家亲,但暗地里却是在紧锣密鼓的为图谋天下而做着一切准备。

    神霄派这些年的财政支出的大头,不是用在了门派建设上,而是用在了暗中拉拢朝堂大臣,军中将领的身上。

    所以,此次来擂鼓山,段延庆十分清楚叶千秋的意图,肯定是为了要叮嘱方文山下一步的计划。

    天下乱象已显,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出现。

    只待亮剑的那一刻。

    叶千秋看了段延庆一眼,道:“现在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把你的那些话都给我憋在肚子里。”

    段延庆闻言,急忙点头。

    段延庆深知掌教的厉害,从他第一次见掌教到现在,已经快有五十个年头了,但掌教的模样还是和几十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世人都说掌教是活神仙,段延庆觉得是一点错都没有。

    二人在擂鼓山上行了半个多时辰,来到一地。

    但见竹荫森森,景色清幽,山涧旁用巨竹搭着个凉亭,构筑精雅,极尽巧思,竹即是亭,亭即是竹,一眼看去,竟分不出是竹林还是亭子。

    亭中有人把守,是丐帮的弟子。

    看到叶千秋和段延庆后,急忙上前迎接。

    段延庆递了不署名的帖子,一个年轻的丐帮弟子带着二人继续往山上行去。

    叶千秋和段延庆久不出江湖,江湖上更新换代的很快,十年就是一代人,代代都有英才出。

    叶千秋和段延庆都是十几二十年没有踏足江湖,江湖上虽然还有着他们的名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