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一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韩非之请,血衣候至(为我的蓝天流年加更!)(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韩国就深受其害。”

    “你公子韩非想要在韩国变法,所需时间最起码要十年之功。”

    “而你觉得秦国会给韩国这样的时间吗?”

    “我敢断言,十年之内,韩国必为秦国所灭!”

    叶千秋的话说的斩钉截铁。

    落在韩非耳中,无异于是迎面给他火热的心头浇了一盆凉水。

    韩非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叶先生是一点都不看好韩国吗?”

    “叶先生如此看好秦国,难道不知秦国如今亦是乱象已显。”

    “吕不韦大权独揽,秦国君臣不和,秦国自顾不暇,如何东出灭亡六国?”

    叶千秋笑道:“百余年来,六国合纵攻秦,没有灭掉秦国,反而让秦国愈强大。”

    “眼下,秦国虽然有内乱之迹象,但秦人不是赵人。”

    “秦王亲政是大势,赢姓宗亲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吕不韦是权臣,若是要在大势面前螳臂当车,自然会被碾压的粉身碎骨。”

    韩非道:“一统天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虽强,但也并非不可战胜。”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公子所言极是,一统天下,的确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但纵观七国,唯有眼下的秦国有一统天下之实力。”

    “秦国久据关中蜀郡一带,国险民富,此谓得地利。”

    “历代秦王求贤若渴、知人善任,君臣共同成就了秦国的盖世伟业。”

    “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哪一个是秦国之人?”

    “可为何独独在秦国大放异彩?”

    “吕不韦成为秦国相邦以来,广邀六国才子前往秦国著《吕氏春秋》,秦国眼下精英荟萃,具备雄厚的人才优势,此谓得人和。”

    “东方六国本来国富民殷,面对一个强秦,却见风使舵,唯利是图,放弃了原有的纵横捭阖、合纵连横的有利形势。”

    “本来东方六国还是有点机会的,但现在为时已晚。”

    “在天下一统之大势面前,绝非几人之力可以阻挡。”

    “只待天时一到,东方六国定然是土崩瓦解。”

    “而韩国作为秦国东出的第一屏障,自然是要被第一个灭掉的。”

    “韩国兵器之利虽冠绝七国,然统一天下靠的并非是兵器之利。”

    “公子,你救韩国之心,我是理解的。”

    “但请恕我不能与公子一起为韩国出力。”

    韩非听到叶千秋的话,再度沉默下来。

    过了片刻,他朝着一旁的卫庄问道:“那卫庄兄呢?”

    “卫庄兄自幼生长在韩国,难道就不想做点什么吗?”

    卫庄闻言,环抱着双臂说道:“姬无夜权利滔天,在他的背后隐藏着一股遍布七国的强大势力。”

    “我若和你一起合作,无异于是在和这股强大的势力作对。”

    “我为什么要和你一起作死呢?”

    韩非闻言,淡淡说道:“有形的生命,的确非常脆弱,但无形的力量,就会坚不可破。”

    “天地之法,执行不怠。”

    “如果我们能走在一起,一同前进。”

    “那我们便能拥有这股无形的力量。”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韩非,你这样画大饼,真的好吗?”

    韩非顿时无奈的朝着叶千秋看来,摊手道:“先生,你这样捣乱,真的好吗?”

    叶千秋站起身来,笑道:“那你们谈,我出去转一转。”

    说着,叶千秋便朝着门外走去。

    看着叶千秋离去,韩非的眼中闪过一抹失落,但随即又振奋起来,朝着卫庄说道:“我给这个无形的力量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流沙。”

    “如果卫庄兄答应助我一臂之力的话,那我们便都能拥有流沙的力量。”

    ……

    叶千秋走出了紫兰轩。

    在新郑城的街头随意走着。

    与其听着韩非在屋里忽悠人,不如出来散散步。

    韩非这个小子,不去当传销头子都可惜了。

    忽悠人的功力都快赶得上他了。

    拉帮结派就拉帮结派,还给组织起个名字叫做“流沙”。

    叶千秋不去管韩非他们的事情。

    在新郑城逛了一天,新郑城除了紫兰轩,还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