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一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三道之言,著写《道经》(万更求订阅!)(第5/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顺势而为。”

    道玄子此言一出,登时惹得长生子和十大长老惊讶无比。

    “什么!”

    “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这……”

    饶是长生子早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也没有想到道玄子所言的大事,居然是这样的大事。

    长生子看了看在一旁端坐的北冥子、叶千秋还有赤松子三人。

    不禁开口问道:“道玄师叔,您此话当真?”

    道玄微微颔,道:“自然当真,如此大事,难道还能有假不成?”

    “你们可以说一说对于此事的看法。”

    长生子和十大长老相互交流眼神。

    道家分裂天人二宗近三百年。

    这近三百年来,可是从未有人想过要重归一统。

    即便有人这般想过,但也没有这样堂而皇之的将这想法给提出来过。

    因为,想要办成这件事,的确很不容易。

    这时,只听得十长老之中的其中一名长老问道:“道玄师叔,天人二宗理念不同。”

    “如何能重归于一?”

    其余长老尽数附和道:“是啊,是啊。”

    “天人二宗对于道的理解不尽相同。”

    “不然,也不会在三百年前分开。”

    “若是重归于一,恐怕还是要滋生出不少矛盾。”

    就在这时,道玄子朝着叶千秋看去,朗声道:“你们的疑惑,想必太玄子可以给你们解答。”

    “太玄子?”

    长生子和一众长老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叶千秋的身上。

    他们对于叶千秋并不算熟悉,但也不陌生。

    太玄子叶千秋入太乙山半年有余。

    时常和北冥子、道玄子这两位天人二宗辈分最高之人形影不离。

    太玄子的本事,他们也是在观妙台上见识过的。

    此时,听到道玄子让太玄子来解释,众人尽数看着叶千秋,想要从他的嘴里听一听,到底有什么高见。

    叶千秋看到道玄子将难题甩到了他这里来,却是一点都不惊慌。

    只见叶千秋端坐在原地,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朗声道:“道家之所以分为了天人二宗,便是因为天人二宗对道的理解不同。”

    “但每个人对于道的理解皆是不尽相同的。”

    “为什么非要争个高低,论个高下?”

    “诸位可曾想过,道家本就为一,道理、道义本就没有高下,都属于道家的范畴。”

    “正是因为天人二宗的先辈过于执着义理之争,方才让道家分为了天人二宗。”

    “然则,这种分裂其实是对于大道理解的狭隘所致。”

    “道乃理之假名。”

    “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卷之则藏于密,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弥纶天地,贯彻十分,万物之真宰也。”

    “道于天曰天道,于地曰地道,于人曰人道,相互传授曰圣道。”

    “道乃万物之成轨,万有不可离也,离则险象丛生也。”

    “何谓天道?”

    “道乃生成万物之基本,为宇宙真正之本体,体用合一,实有不可思议之神妙,难言其实质,乃赋于物性,造成形形色色之境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同的现象,井井有序,不爽丝毫。”

    “熙熙万物,芸芸众生,错综复杂,如无道之主宰,岂能井井有序、不爽丝毫者哉!故曰天有天道。”

    “何谓地道?”

    “地有金、木、水、火、土凝结而成,上应大气五行之变,下循地质五质五行之性,故万物五族分野。”

    “天地以三百六十度相运应,周天以二十四节节度,故万物有万殊之差别,天有不测之变,地有成、住、坏、空,纯乃依其法度,如无道主之,不知其所以矣,故曰地有地道。”

    “何谓人道?”

    “人道乃人类自然之道德律,为人处世之根本,为人人应负起之道德,由个性推为群性,圆整道德世界,循此道德之本,人情和谐、家乐国治、天下大同矣。”

    “然则,此三者若是只单寻一道,那无异于是鼠目寸光。”

    “天道、地道、人道,三者归于源头,才是道家。”

    “任何一道单独列出,都不足以为道。”

    “天地人合一,方才是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