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字千金,天降流火(万更求订阅!)(第2/12页)
的弟子,三名是长生子的弟子。
  长生子的三名弟子是逍遥、木虚、木冲。
  赤松子的三名弟子是碧清,碧卬、碧春。
  一行七人下了太乙山,便直奔七八十里地之外的咸阳城去。
  ……
  太阳刚刚爬上了远山,秋风荡起了轻尘,渭水两岸橘红的土雾弥天而起,苍苍茫茫笼罩了山水城池。
  咸阳城的四门箭楼巍巍拔起,拱卫着中央王城的殿宇楼阁,在红光紫雾中犹如是那传说之中天宫的街市一般。
  连绵屋脊上高耸的龟麟雀蛇,神兽仙禽,高高俯望着这碌碌尘世。
  大秦的子民在这漫天漂浮的红尘中奔走四方。
  一阵鸡鸣在城中不停响起,城内大道上已经是车马辚辚,行人匆匆。
  官吏们乘车走马,匆匆赶赴官署。
  日出而作的农夫百工们荷工出户,奔向了作坊,奔向了市中,奔向了城外郊野的农田。
  长街两侧的官署、会社、作坊、商铺、酒肆民宅,也都已早早打开了大门,各色人等无分主仆,都在洒扫庭除奔走铺排,操持着种种活计,开始了新的一天。
  长阳街的晨市已经开了,长阳街位于咸阳南门内。
  北口与王城隔着一片胡杨林遥遥相望,南北长约三里余,东西宽约十多丈,两厢店铺作坊相连,是秦国本邦商贾最为集中的大市。
  长阳街东面,隔着一片鳞次栉比的官邸坊区,便是天下闻名的尚商坊大市。
  两市毗邻,国府关市署将长阳街定名为国市,将山东商贾聚集的尚商坊定名为外市。
  咸阳的老秦人却从来不如此叫,只依着自家喜好,径自将长阳街叫做勤市,将尚商坊呼为懒市。
  个中缘由,都是市井庶人感同身受得来。
  若比货物,尚商坊外市百物俱备,长阳街国市则只能经营秦国法令允许的民生货物,诸如兵器盐铁珠宝丹砂座车战马等等,长阳街决然没有。
  若比店堂气魄,长阳街多为三五开间的小店铺面,纵有几家大店,也不过**开间,至多两层木楼一片庭院而已。
  尚商坊则不然,六国大商社无不飞檐高挑楼阁重叠庭院数进,家家都比秦国大臣的官邸豪阔。
  便是尚商坊的散卖店铺,也动辄十数开间,铜门铜柜精石铺地,其华贵豪阔,其大店做派,都与长阳街不可同日而语。
  叶千秋和六名弟子在长阳街上走着,道家在咸阳城中也是有据点的。
  这据点就在长阳街的闹市之中。
  他们用了一日光景,便从太乙山赶至了咸阳。
  一进咸阳,便直奔着道家据点所在的长阳街而来。
  却是碰到了长阳街的早市。
  一路走来,叶千秋所看到的确实是一派祥和景象。
  他当初从云梦山出来,经过魏国、再入韩国,可从未见到过如同咸阳城这般民生安乐的情况。
  即便是韩国的都城新郑,只给人
-->>(第2/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