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闻言,不禁朝着叶千秋笑道:“那我便随先生一起去瞧瞧。”
  叶千秋点了点头,和蔡泽一起尾随在那一群士子的后边,朝着前方行去。
  二人一边走,蔡泽还一边说着这孟秋会的由来。
  在战国这大争之世,士人领天下之潮流。
  邦国择士,士择邦国。
  天下间的有的投身学宫以立身修学,有的隐居山林收徒教人,有的游历天下以传布信仰。
  还有的专艺业而躬行实践,恒专恒信,矢志不移,代代传承,遂成大家。
  如工师之技,如农家之艺,如医药之道,如格物之辩,如堪舆之术,如音律器乐,如私学育才,皆在此种种之间。
  诸子百家也由此而扬光大。
  到了如今之天下,天下之间,早有共识。
  一个国家能否强盛,根本便在于君王能否聚士召贤。
  当今赵王,虽然算不得什么明君,但依旧想要强赵,所以,这聚士召贤之事,也是一点都没放下。
  中原士林之盛,原本以魏国大梁、齐国临淄为先。
  李悝、乐羊、吴起、白圭、商鞅、孙膑、张仪、范雎,这些赫赫名士大多都是魏人,即便不是魏人,也是先入魏国成名而后出走。
  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汇聚了除墨家之外的天下几乎所有的学派。
  昔年,儒家孟子、法家慎到、儒法兼具的荀子、阴阳家的邹衍、纵横家的鲁仲连、名家淳于髡、黄老学派的田骈、伊文,杂家的田巴、接子等人皆在其中。
  可惜魏齐两家好景不长,自魏惠王后期之后,魏国大梁便失去了中原文化中心的地位。
  而齐国在齐宣王之后,齐国经六年抗燕大战而全面衰落,稷下学宫士子纷纷流失。
  眼下,虽然荀子虽然还是稷下学宫大祭酒,但诸子故去,士子流失之后,稷下学宫的风光早已经不在了。
  如今之天下,有点见识的士子都奔着秦国去了。
  吕不韦在秦主政多年,更是为秦国网罗了一大批东方六国的士子人才。
  眼下,赵国这孟秋会,也不知道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叶千秋只是想来凑凑热闹而已。
  叶千秋和蔡泽紧跟着那一大批士子,来到了孟秋园之中。
  听蔡泽说,这孟秋园在从前叫做信陵园。
  当年,信陵君救赵败秦,功劳声望在山东六国之间可谓是一时无两。
  信陵君在邯郸久居,赵孝成王便将邯郸最大的一片王宫园林拨给了信陵君做府邸,叫做“信陵园”。
  信陵君离开赵国之后,这“信陵园”依旧还是信陵君的府邸。
  直到几年前,信陵君身亡,这“信陵园”便被赵国新任权臣郭开给接管了,郭开直接将这“信陵园”给改名为了孟秋园。
  孟秋会,是以大聚会大论战的形式,切磋探究天下大势,一年一个主旨议题,各家各派畅所欲言,个中翘楚可一举成为天下名士,周游列国便是身价百倍。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