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弭兵息战,归秦献策(为我的蓝天流年加更)(第1/8页)
  ……
  清风微拂之中,荀子的脸上却是泛起一丝笑意,悠悠说道:“先生不痛快。”
  叶千秋挑眉道:“荀卿何出此言?”
  荀子笑道:“先生入秦,出任秦国国师,还成为了秦王嬴政大公子之太傅。”
  “可见先生在秦,欲助秦一统天下。”
  “至于对人性之善恶的观点,老夫在先生的《道经》之中,也早已看出了先生对于人性之见解。”
  “既然老夫与先生皆认为人性之恶,何必再论此事?”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那依荀卿之意,该论什么?”
  荀子正襟危坐,道:“当今天下多难,久战不息,是否当弭兵息战?”
  叶千秋闻言,面色一肃,道:“春秋战国以来,刀兵不断,息兵呼声也从来未断。”
  “列国兵争愈演愈烈是不争的事实!”
  “我道家始祖老子以兵为不详之器,恶之。”
  “墨子大倡兼爱非攻,呼吁天下太平。”
  “吴子列暴兵逆兵,指斥兵灾。”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司马穰苴言,国虽大,好战必亡。”
  “几百年来,天下间的志士仁人奋勇奔波,大呼弭兵不止!”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何谓自然?”
  “生民性命,万千家园,世人大同,向善安乐!”
  “我为天下谋划,当以战止战,以暴治暴,只有将天下归一,合七国为一国,天下方可弭兵,庶民方可太平。”
  “我等有识之士,当为天地立心,为乱世开太平。”
  叶千秋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慷慨激昂,引得在院中角落处念书的一众儒家弟子频频侧目。
  荀子闻言,脸上泛起笑意,大声赞道:“说的好!”
  “弭兵者,天下自救之道也。”
  “兵争者,天下王霸之道也。”
  “一张一弛,轮回不止,这乃是人世间之不变的法则。”
  “先生与老夫,不谋而合。”
  荀子治学,素来不拘一门,而是博采众长。
  他虽然在桑海这无争之地久居,但天下的局势,他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大争之世,即将走到末路。
  谁才是能让这天下归一的王者。
  荀子相信,总会有人应天命而出。
  现在,荀子见到了叶千秋,终于明白,道家为何会一统,而太玄子又为何会助秦。
  荀子知晓道家神通,或知天命玄机。
  荀子便朝着叶千秋问道
-->>(第1/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