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欲取韩国,韩非之请(万更求订阅!)(第6/11页)
他的心思,要时刻保持着威严。
  也只有在叶千秋这个如同老师一般的长辈面前,他才会放下自己的面具。
  这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一统天下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如今,关中、蜀中两地在郑国渠都江堰浇灌下粮食大丰收,秦国粮仓座座皆满。
  咸阳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大市,山东商旅如同流水一般涌入。
  关市税金大增,两府财货充盈。
  朝廷与郡县官吏经三次裁汰,老弱尽去,吏无虚任,国事功效之快捷,可以称得上是史无前例。
  而且秦国法治清明,这两年,举国之内基本上没有盗贼出现,也没有陈年旧案积压。
  不止是咸阳城做到了夜不闭户,便是其他郡县,也有如此景象。
  朝野之间大富大治,国人争相从军求战,都是利好的消息。
  一切准备,似乎都已经准备充足。
  当然,在好消息之中,还夹杂着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消息。
  这两年,秦国的对外战事之上,还是遇到了一些小挫折。
  关外大军二次攻赵,被李牧边军击败,折损老军五万余。
  虽然是关外老军,并没有动秦国新军,不至于让秦国伤了元气,但吃了败仗,总归是令人不爽。
  还有就是败军大将樊於期畏罪潜逃,投奔了燕国。
  樊於期投燕,让嬴政很是生气,他对背叛秦国的人,一向没有什么好说的,咬牙切齿大骂樊於期,因此迁怒了樊於期的族人,将樊於期全族下狱。
  若不是桓龁蒙武等一班老将求情,只怕暴怒的嬴政当时便要杀了樊於期全族。
  于是,嬴政下令,关外老军暂时中止对六国作战,以待蒙武整备,而后在主力大军东出时作策应偏师。
  誓师大会的时间已经定下。
  只待叶千秋一到,嬴政便打算和叶千秋一同前往蓝田大营,点将兵,兵锋直指韩国。
  就在嬴政在章台宫中满心期待的等候着叶千秋的到来时。
  叶千秋已经来到了咸阳城中,见到了来自韩国的客人。
  ……
  日暮时分。
  一架车马缓缓驶入了咸阳城南门,经过几条长长的街道之后,在长阳街白云斋前停了下来。
  一个神采飞扬的男子身着一身紫袍,从车驾上下来,抬头看了看那白云斋的牌匾,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随即,信步朝着那白云斋里面行去。
  白云斋的一间厢房之内。
  叶千秋正在抚琴,琴音袅袅之间,白云子推门而入。
  “掌门,客人到了。”
  随着白云子话音的落下,一身紫袍的韩非走了进来。
  韩非的脸上还挂着熟悉的笑容,一进门,便朝着叶千秋拱手笑道:“先生,多年未见,可还安好?”
&a
-->>(第6/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