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荆轲刺秦,部署归山(万更求订阅!)(第6/8页)
:“我现在每每闭上眼睛,眼前就会清晰的浮现出一张少年阴骘抑郁的脸庞。”
“那是嬴政的脸庞,他让我做了很多年的噩梦。”
“如今,这个噩梦或许就要结束了。”
焱妃安抚道:“夫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燕太子丹不觉深深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嬴政他该死啊!”
“当年,在新郑城外,我本来可以杀了他!”
“但是,我念及旧情,没有对他动手。”
“谁知道他竟然是那般的铁石心肠。”
“我在秦为质数年,曾经不止一次央求他放我回燕国。”
“可是,我等到的是什么。”
“他真的……该死!”
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安慰一个人受伤的心灵,也可以炽热一个人潜藏的恨意。
此刻的燕丹脸上,满是怨恨。
饱经磨难的痕迹早已深深刻划在他眉宇之间,朝朝暮暮,永不褪去。
此时此际,他对秦王的怨恨就如一把在体内霍霍磨砺的刀。
刀磨得越锐利,恨已经深入骨髓。
刺杀秦王。
这一惊天之举,多少年来各国王侯将相无不日思夜盼,却无人敢为,但他太子丹是志在必行。
擒贼先擒王,秦王一死,秦必大乱。
树倒猢狲散,一时之间无人承继秦王大志,如此一来,秦必乱象频现、一蹶不振,无力再攻打燕国,无能再进行任何杀戮。
太子丹的眼神中射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刺秦,更是破秦!
……
数日之后。
易水河畔。
残阳如血,北风卷地,波涛汹涌。
一片白茫茫的人群,肃然挺立。
以太子丹为的众人前来给荆轲送行了。
这些人之中,大多都是荆轲的旧友,还有不少墨家的弟子。
荆轲心头蓦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壮之情。
荆轲的眼圈泛红,眼角涌出了一丝泪水。
荆轲一跃下车,对着太子丹与所有的送别者深深一躬。
太子丹捧起了一尊硕大的铜爵,肃然一躬,送到了荆轲面前。
荆轲一饮而尽,朝着众人拱手之后,没有说一句话,直接跃上车去,遥遥而去。
易水河畔,寂静的唯有萧萧风声。
此时,有筑音传来。
只见一个气质忧郁高雅,容颜俊美的男子站在河畔,敲响了筑。
筑音铿锵有力,清脆低回。
已经乘着马车离去的荆轲听到了筑音,高声唱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筑音犹如战鼓一般,激荡在易水河畔,久久不曾消失。
寒风萧萧,江水滔滔,似有无尽悲凉在心头。
……
咸阳,太玄学宫。
叶千秋看着手中的密报。
和一旁的逍遥子说道:“荆轲出了。”
逍遥子一脸唏嘘,道:“没想到燕丹竟然这么疯狂。”
“单凭一个荆轲,纵使荆轲剑术出众,但秦王身旁护卫森严。”
“除了罗网杀手暗藏,还有影密卫护卫。”
“更何况,凡外臣觐见秦王,盖聂一定会随行。”
“燕丹此举是在将自己拉入无尽的深渊呐。”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可惜六指黑侠不听我的劝,还是让墨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逍遥子道:“那此事要不要通知秦王?”
叶千秋道:“不用。”
“给荆轲一个机会吧。”
“希望荆轲能让嬴政变得清醒一些。”
“这几年,他的确有些飘了。”
逍遥子闻言,倒也不觉叶千秋这话有什么问题。
如今,天下间的人都对秦王畏惧无比。
但逍遥子却是知道,纵使世上的人都怕秦王,掌门对秦王依旧是曾经那副模样。
他明白,掌门之所以支持秦王一统天下,就是为了天下早日归于一统,世上的战火早些平息。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秦王灭了三晋之后,志得意满,这几年还是做了不少暴虐之事。
比如说,到了邯郸之后,曾一举杀了邯郸的不少人。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