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统已经十年了。
十年风雨,大秦帝国也在动荡之中,渐渐走向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
始皇帝嬴政在位之时,将六国的许多人都移民到了关中腹地。
十年时间,安稳的生活,早已经让大多数六国民众的心不再向着故国了。
这股思安的风潮席卷天下,扶苏推行的仁德新政便成为了天下安稳最紧要的因素。
范增得到了叶千秋肯定的回答,终于明白了这也是二世皇帝扶苏的意思,他将这看做了是二世皇帝对他们这些六国遗族的示好。
范增和项梁相视一眼,他们都是老谋深算的人物,如果事不可为,自然不会强行带着江东后人去做无谓的牺牲。
人,总是要往前看呐。
这些年,楚国旧人,老的老,死的死。
他们不能让楚国的后代继续在仇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面对一个强大的帝国。
他们无力对抗。
想要活下去,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也就只有接受太玄子和二世皇帝的邀请,成为这大秦帝国的一份子。
范增和项梁站起身来,拱手道:“我二人愿为建立百家学宫出一份力。”
徐夫子也站了起来,拱手道:“能成为百家学宫的祭酒,是徐七的福分。”
公孙玲珑道:“嘿嘿,人家早就想收弟子了呢。”
张良缓缓说道:“伏念师兄让我全权代表儒家,那这个百家学宫的儒家祭酒,便由我来做了。”
端木蓉道:“墨家的机关术我是不懂,但作为医家,我还是可以出力的。”
荆天明冒出脑袋来,伸手道:“墨家机关术,我懂,我懂!”
“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个祭酒啊。”
叶千秋淡淡一笑,道:“那得看你懂多少了。”
这时,盖聂看了卫庄一眼,道:“小庄,你是鬼谷子,纵横家便由你来吧。”
卫庄道:“师哥,你别想偷懒,你我合一,才是纵横。”
叶千秋看到这些人都答应下来,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他很满意众人的态度。
这一趟将这些百家之人给招来,他的信心很足。
筹建百家学宫,自然得吸收各门各派之人。
如今,经过了一系列的大动作之后,很多事情,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就办成了。
东君要总结阴阳家的术法理论,阴阳家虽然不复存在了,但这些学说理论术法,未必要失传。
徐夫子一直都是帝国安插在墨家之中的那个暗子。
当初蜃楼之上,墨家众人行刺嬴政,徐夫子也去了。
墨家众人被杀之后,徐夫子便被秘密送回了咸阳。
徐夫子是铸剑大师,在这方面有不俗的造诣,往后可以在铸造兵器这方面,成立一个单独的学派。
至于墨家,有荆天明在,有墨家机关城在,墨家的很多东西自然不会失传。
法家自然是由韩非出任最为合适,如今,韩非的身份也无须再隐瞒了。
不过,韩非还是习惯以无尘的面貌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有了众人的到来,筹集百家学宫一事也就有了人力。
再加上此事是扶苏全力支持的。
于是,三日之后,太玄学宫正是改名为百家学宫。
墨家、儒家、道家、纵横家、兵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医家都有了各自的代表祭酒。
唯有农家还缺个人来填补农家祭酒的这个空缺。
不过,叶千秋也没有着急。
农家之事,不急在一时。
只要天下久安,再过些年,自然会有农家人主动来投。
数日之后,叶千秋终于打算离开咸阳了。
三个月前,蜃楼已经归秦。
叶千秋公输仇着手,带着人将那株从蜀山移植到蜃楼之上的扶桑神木再移植回去。
三界之门,一旦开启。
对于人间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神界和冥界的力量都太过强大。
像蜃龙这样的存在,在神界、冥界之中,都不算什么厉害的大妖。
从蜃龙的记忆之中,叶千秋得到了一些关于神界、冥界的信息。
那些信息,对于人间界来说,可能算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神冥和人,终究不是一条道上的。
有些事,还是永久的隐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