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福运娘子有点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五章 爹娘来了(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官十分欣慰。

    相信有你做表率,安县的其他乡绅也一定都会如你一般,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

    钱满多听了这话,心里长出口气,赶紧点头应是。

    心想,以后自家还是与那堂弟一家断绝往来比较好。

    不过出于亲戚情面,钱满多还是将杨志安的话转达给堂弟。

    那钱老爷听了这话,就知道自己这次怕是完了。

    那钱老爷的感觉没有出错。

    两天后,杨志安就将他的罪证也扔了出来。

    他倾尽一半的家财,捐助给县中贫苦百姓,才没和村长父子沦落到同等境地。

    只是如今身家大不如前,在安阳镇,乃至整个安县都丢足了面子。

    这个案子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大家都知道了安县新来的县令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因此,自杏花村的事情后,其他各处的百姓也纷纷往县城里来,抱着状纸恳求县太爷为他们做主。

    杨志安原本就不轻松的日子越的忙碌了起来。

    杨志安忙碌起来,顾知夏却是无聊得很,在这安县她是县令夫人,手头人手又不够,没法开铺子。

    除了和县里头的夫人们吃吃喝喝就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

    闲着无聊,她便给家里头去了一封信,询问家里作坊怎么样了,给家里头写信的时候,顾知夏才想起来,自己怀孕的事情还不曾跟家里头说呢。

    便顺便写在信里头告知了一声。

    在隔壁曲县的杨张氏和杨老头,一接到顾知夏的信,都欢喜坏了。

    自家小儿媳妇居然有了身孕!

    这杨张氏和杨老头是真疼爱杨志安的,自从知道顾知夏怀孕以后,两个老人家就陷入了既欢喜又焦虑的情绪当中。

    杨张氏更是忧心到食不下咽的地步,“这三郎媳妇怀有身孕,也不知道三郎能不能照顾好她?”

    “就是啊,这三郎如今都是县令了,忙得很,哪有功夫照顾儿媳妇?”

    这杨老头可听说了,隔壁安县来了一个新县令,爱民如子,刚一上任就办了一桩大案。

    起先他还不知道那新县令就是自己的儿子,如今看了顾知夏来的信才知道自家儿子已经到了隔壁县做县令。

    杨老头是既骄傲,又担心,这儿子这么忙,能照顾好儿媳妇吗?

    这杨明秀见爹娘担心三弟和三弟妹都到了这个地步,不由得劝慰道:“爹娘既然担心三弟和三弟妹,不如亲自到安县去看看,反正他们哪儿离咱们这儿也不远。”

    杨老头和杨张氏想想也是。

    杨张氏道:“对啊,他们走了都快小半年了,如今才有了喜信,三郎媳妇年轻,我得去照顾着,我先前在送子娘娘庙里求了一张符,如今三郎媳妇有了喜信,我得带过去让她烧了还愿才是。”

    打定了主意,杨张氏和杨老头就忙活起来了,在家里准备给杨志安夫妇要带的东西。

    知道顾知夏怀孕了,杨张氏准备的全都是小孩子用的东西。

    襁褓,小衣衫,小铃铛,小手镯,小金锁,还有虎头鞋,小肚兜,玩的用的准备了一大堆。

    等到第二日,杨明秀联系好送他们去安县的马车,老两口提着两大包东西就走了。

    精神头十足的。

    这曲县离安县的确不是很远,小半日就到了。

    进了安县县城,杨老头和杨张氏下了马车,就一路问到了县衙所在。

    他们到的时候是下午,衙门里不审案,县衙里只有衙役守着。

    那衙役见两个老头老太太风尘仆仆,背着两个大包就要往县衙里头闯,连忙拦住他们,“大人这会儿不在县衙,不审案,你们若有什么冤屈,请明日再来。”

    杨老头和杨老太太将手里的两个大包往衙役面前怼,“我们不申冤,我们是你们县令大人的爹娘。”

    杨老头杨张氏这会儿正兴奋着呢,下意识的这么拿着两包袱往衙役面前怼,衙役差点没站住。

    杨老头和杨张氏也不管他,就要往里头走,那衙役忙上前揪住他们的衣服,“都说了县衙重地不能往里闯,哎,你们说你们是谁来着?”

    杨老头和杨张氏这会儿对杨志安成了安县的父母官,而且还是爱民如子的好官,十分骄傲,见衙役扯着他们也不恼,转过头一个字一个字的告诉那衙役,“我们是你们县令大人的爹娘。”

    杨老头和杨张氏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在衙门里这么横过,今儿可是头一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