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没有讨论的意义,因为资金实在有限,而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新的晶圆厂啊。”林冬掰着手指算了算。
  现资金还是剩的太多,
  足足1o86.75亿。
  似乎,只能用晶圆厂来解决问题了。
  晶圆厂要至少一年后才能有产出。
  “好吧,那就……需要多少钱来着?”刚刚还信誓旦旦再也不饮鸩止渴的林老板,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新晶圆厂的项目。
  “三百亿就足够了。”孙默予大喜。
  裴公公果然给力啊。
  都这边的晶圆厂,三期工程都还没完工呢,他哪敢开这个口。
  “行吧,三百亿确定够吗?”
  林老板感觉非常的索然无味,才三百亿。
  这算不算杯水车薪。
  不过,能够一下子花几百亿的项目,似乎也不是那么多吧。
  “足够了,足够了。”孙默予连连点头。
  选址不可能在都这边了。
  这样的话,造价就会低很多。
  尤其是地皮的价格,完全不用担忧,如果知道猫厂要造第二座12英寸晶圆厂,估计一堆人抢着送地送建设。
  别的不说,申城方就非常的眼热。
  他们正在和“国产神喵”汽车商定新级工厂的事情。
  计划还是在临港。
  为刘夏他们提供更大面积的工厂。
  以此来容纳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以及电机、电池的科技研和生产需求。
  白送是不可能的。
  大概率还是会对赌。
  只不过,对赌的内容可能比上一次更容易实现。
  嗯,其实就是白送。
  他们估计也不会介意多容纳一座晶圆厂。
  孙默予也不介意和他们对赌。
  反正晶圆厂的利润也不低,只是目前还处于满足自身需求的阶段,所以一时半会没能体现。
  他计划将都芯片晶圆的产能用来供给内部。
  而申城芯片晶圆的产能就会用来供给芯片联盟了。
  至于出口锅外,暂时还没那个精力。
  不过,由于得到了猫厂的光刻机和技术支援,华夏的一些本土企业,同样也拥有了芯片加工能力。
  他们的产品可以考虑出口到其他郭嘉。
  弯积电、三星他们的市场将会面临“华夏制造”的挑战。
  当然,就目前来说,还是局限于中低端市场,三代光刻机即便是量产,也只会有限提供给喵芯,还有芯片联盟的其他头部企业,用以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