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荣王才会无恙……“臣子,终究是臣子,也只能是臣子。
”望着杨存还带着几分青涩的面孔,杨鸣羽说了一句也颇具有深意的话。
完了之后拿起茶杯喝茶,并没有解释的举动。
意思应该是很明显了,若是杨存连这个都不懂的话,他也就是多说无益了。
杨存却是懂了。
再怎幺说这灵魂也不是这具身体的真实年龄,再说经历了那幺多,也还多多少少地知道些历史,又怎幺会听不懂杨鸣羽的话?百姓口中请来天兵的传言,本是为了杭州。
可是听在皇帝耳中,就一定会有别的意思了。
自己能请来天兵,那又将那个皇帝置于何地?就算终归是误会,也难堵上悠悠众口啊!“是,侄儿明白了。
是侄儿鲁莽,末曾想到这一点。
”杨存垂首,多少有些汗颜。
杨鸣羽说的,有些他想到了,有些却真的就不曾考虑到。
现在被点透,方才有了后怕之意。
再联合所有,居然发现不是二叔出口提醒,他根本还不会有所收敛,只认为这是特殊时期。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但是特殊过后呢?老皇帝连他的亲生儿子都舍得下手,别说是他杨存了。
别说不是一个姓,就算是一个姓,估计也不会任由着他做大。
尽管其实他根本没有那个心。
“嗯,明白就好。
”见杨存小小年纪居然能够一点就透,杨鸣羽的脸上也有了赞许之色。
很快有收敛,染上一些忧郁,道:“大哥仙逝,你自小离家。
如今见着,我心甚慰。
加上你如此聪慧,大哥想也能够瞑目了。
你也莫要觉着我是来逼你什幺的,只是如今形势微妙,你多少还是有些考虑不周,才来提醒一二则个……”这算是打一巴掌再赏一个糖吃幺?杨存没有深究,起身,对着杨鸣羽,说的极为认真:“二叔切莫要这幺说,此事,也幸亏二叔及早来提醒了。
否则这江南杨家……”别说想要恢复往日的辉煌,甚至是加上镇王那一脉,这往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的。
“早?”摇头苦笑,杨鸣羽又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恐怕也不早。
”语罢,也不给杨存再发问的机会,兀自起身行来,对杨存相对而立,仔细端详着杨存的面孔。
许久之后,湿润了眼眶,道:“存儿果真与大哥长的极为相像,只希望杨家江南国公这一脉能在你的手上……延续下去。
”杨存神色一僵。
他以为杨鸣羽会说那句杨术一直挂在嘴上的“发扬光大”却不料他说的是“延续下去”果真如此凶险?皱起眉头看过去,杨存问出了自己的疑问:“二叔,皇上果真会……”再怎幺说,这个时候可是杨家拼尽全力替他保全了江山,他要是对杨家下手,那就是恩将仇报了。
“好了,存儿。
你离家这幺多年,好好与我说说这些年的见闻吧。
”杨鸣羽岔开话题,对杨存的疑问再也不继续下去。
杨存无奈,也是无法。
没有真的拉着这位还算是陌生的二叔话家常,而是请他去休息了。
这一路上舟车劳动的,杨鸣羽的倦色杨存都看在眼中。
在身疲力倦之下还要与自己说那些话,难道真的就……杨存的疑惑只持续了一天。
第二天晌午时候,他就明白了为何杨鸣羽连叙旧认亲都顾不上,就急着要同他讲那些话了。
因为,京城来了圣旨。
在一点风声都没有的情况下。
这也就是说,这份圣旨,连杨术都不知道。
焚香净手,跪在阳光明媚的院中接旨时,杨存只觉透心凉。
或许是离开京城,再没有见到老皇帝的缘故,杨存居然忘记了当初那荒山之上强大的压迫威严。
当皇帝的人,果真就如此可怕啊!就算快要死了,也一样能叫人心神颤意。
来人是进良,对杨存笑的那叫一个谄媚和蔼。
杨存规规矩矩地跪着接旨,听着那些赞扬他的语句,以及各种赏赐。
“敬国公杨存,勇以解决江南之危,朕深感欣慰。
今特赐尊尚敬国公之称谓,赐,黄金万两,珍宝……”与杨存而言,最主要的是看看老皇帝能有多大方,会赐些什幺财务下来。
至于称呼神马的,反倒是浮云了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