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青楼留宿。
听说方令信之子特地送他的一个青楼处子他都至今未碰,此事在市井之间已成奇谈。
”苏巧彤点点头,这楚铮倒也有几分可取之处,道:“那就好。
对了,楚铮对成府盯得甚紧,那秦国来人成大人不可出面会见,可由寇大娘和储君派人负责安置,他身边应有几个可用之人吧。
”成奉之道:“不如让礼部令吏余世同来安置吧,此人也是我大秦人,又参与筹办赵王大猎之事,如此更为妥当。
”苏巧彤断然拒绝,道:“不可,余世同平日里与三大世家走得比较近,让他参与此事难免会使储君多虑。
”余世同和成奉之是西秦在赵国的细作中仅有的两个四品以上官员,成奉之已未必能保得住,苏巧彤不想再让余世同参与此事,不然一旦事败,赵国大臣中再无秦人了。
成奉之隐约猜到了她的意思,叹了口气道:“也罢,明日老夫就去见储君,让他安排‘苍乐山’来人之事。
”说完便告辞离去。
寇大娘却目光闪烁,看了看苏巧彤欲言又止。
※※※※※※秦王郑炯盯着案上的两份密折,怔怔出神。
薛方仲则在一旁束手而立。
秦王忽然道:“薛卿,这两份密折你都看了,一份是巧芸所写,一份是由寇大娘单独呈奏,其中内容却是大不相同,巧芸说是一切如常,只是想在赵王大猎时刺杀楚名棠,请朕派遣高手相助,寇大娘却上奏情势危急,她们二人方进上京城便已为赵人察觉,建议速速回秦。
你认为哪份属实?”薛方仲不假思索道:“寇大娘所奏属实。
”秦王道:“何以见得?”薛方仲道:“寇大娘老成持重,寇家历代忠于皇上,绝不至于虚言相瞒。
”薛方仲绝口不提薛巧芸,他已深知这女子在秦王心中的地位,他为人臣子不想招惹麻烦,薛巧芸的所作所为就让皇上自己断定吧。
秦王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巧芸她实在是太要强了,寇大娘已将遇上楚名棠之子的情形说得清清楚楚了,此事纯属天意,怪不得她。
可她非要留下,这又是何苦来呢?”薛方仲腹中冷笑,薛巧芸是怕一事无成地回来再也在朝中抬不起头吧,还将化名成奉之的韩之枫牵连进去,真是女子误国。
随身太监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道:“皇上,寇先生等人到了。
”秦王道:“请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那太监领着三个人走了进来。
左边那中年男子四十余岁,面如莹玉,浓眉微须,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一股大气;右首是一个老和尚,白髯飘飘,慈眉善目,看上去颇为可亲;走在最后那人一身黑袍,身形瘦削,脸色苍白,嘴角微微下垂,眼角边有着几道深深的皱纹,仅从容貌看去就如乡村的老学究,可两眼深遂,似有种摄人的魔力。
秦王起身笑道:“寇先生,刑门主,凡尘大师,这么晚还请三位到此,朕实是过意不去。
”左首那人拱手道:“皇上客气了,这么多年来我和刑门主、凡尘大师还是第一次同时面见皇上,想必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秦王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从赵国传来两份密报,与三位都有些关系。
”这寇先生便是当代寇家家主寇海天,闻言哦了一声,道:“莫非是与家姐有关?”秦王神色凝重,道:“正是。
寇大娘陪同巧芸姑娘去了赵国,如今她们二人身份几近暴露,情况十分危急。
”凡尘双手合什,道:“薛居士行事缜密,向来谋定而后动,寇施主也非泛泛之辈,怎么这么快就为赵人察觉了?”他与薛巧芸颇为熟悉,两人多次谈经论道,凡尘惊讶地发现这女子对佛门经义了解极深,并时常有惊人之言,令他茅塞顿开,因此灵山古寺中人见了薛巧芸都称她为“居士”。
秦王苦笑道:“巧芸她确已考虑周全,但偏偏天意弄人,方到上京城便遇上赵国太尉楚名棠之子,被他发觉寇大娘身负绝世武功,于是便起了疑心。
”寇海天皱眉道:“这不大可能,家姐行事稳重,论武功虽不及刑先生和凡尘大师,但也属当世有数的高手,又怎会被一个后生晚辈察觉。
”秦王对凡尘道:“此事便是与大师有关了。
”凡尘如丈二和尚般摸不着头脑,道:“皇上,何事与老衲有关?”秦王盯着凡尘道:“那少年所练的武功正是灵山古寺的绝学‘龙象伏魔功’。
”凡尘愣愣地问道: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