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月阿姨H(1-5卷510未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324(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工,五一五年四月完成。

    想不到刚刚完成,水库的水只积蓄一点点,水坝即行崩溃。

    幸亏春雪还没有融解,损失不大。

    可是,萧衍不接受这个教训,下令重建,从五一五年四月,到五一六年四月,历时一年零一个月,第二次完成,长约四公里半。

    这是一个惊人的长度,即令在一千五百年之后的二十世纪,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

    最初,北魏帝国对这个水坝十分恐慌,准备出兵攻击筑坝工人。

    但宰相李平了解水性,认为水坝绝承受不住水库的压力,不必出兵,它会自然解决。

    所以北魏连寿阳居民都没有疏散,倒是萧衍却忙碌起来,在寿阳附近山头,安排灾民收容所,准备寿阳陆沉时收容逃出来的灾民。

    水坝完成后五个月,九月份来临,淮河水位暴涨,水库盈满。

    于是,天崩地裂般一声巨响,远在一百五十公里以外都听得见,水坝第二次崩溃。

    建立在坝上的军营和沿淮河下游两岸的村落,总共十余万人,包括将士和睡梦中的妇女儿童,为了萧衍一个人愚昧的一意孤行,全被洪水卷走,葬身东海。

    历史上很少创业的君主,像萧衍这样的颟顸。

    二二十年代——北魏遍地抗暴北魏帝国自上世纪(五)九十年代迁都之后三十年间,是帝国的鼎盛时期。

    北魏在文化上最大的贡献书法和浮雕,都集中在这三十年间完成。

    中国碑帖中,“魏碑”最为著名,就是因为它的书法有不同凡响之处,北魏流行一种肥胖型书法,但骨骼均匀,肌肉结实,使方块的汉字充分表现出它的华贵美。

    至于浮雕,是佛教最兴盛时的产品。

    佛教在本世纪(六)达到以前从未有过的巅峰,帝国全境有僧尼二百余万人,寺院三万余所——仅洛阳一地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

    信徒们除了到寺院烧香捐献祈福外,还用雕刻佛像的方法祈福。

    北魏帝国的佛像雕刻,是最高的一种艺术成就。

    闻名世界的龙门悬崖(又名伊阙,洛阳南二十公里)上的佛像浮雕,有数万个之多(直到现代,没有人查清它的数目)鬼斧神工,使人叹为观止。

    若干巨像的一个手指,就跟普通人一样大小。

    这浮雕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仍矗立在那里,供后人凭吊。

    但帝国鼎盛时期的同时,也孕育了帝国灭亡的种子。

    第一北魏帝国为了抵御北方新崛起的野蛮民族柔然汗国的南侵,沿边建立了一些军镇,其中的六个最为重要,称为六镇,即怀朔镇(内蒙古固阳)、武川镇(内蒙古武川)、抚冥镇(内蒙古四子王旗)、怀荒镇(河北张北)、柔玄镇(内蒙兴和北)、御夷镇(河北赤城)这六镇在建都平城(山西大同)时,驻扎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士强马壮。

    贵族子弟,以在六镇服役为荣,六镇遂成为帝国的生命线和主要安定力量。

    自迁都洛阳,六镇逐渐沦为荒漠的边陲,被目光如豆的当权人物遗弃在脑后。

    尤其元宏雷厉风行的门第制度,同是一家人,随政府迁到洛阳的人成为国姓郡姓高门第的世家,生下来就有富贵。

    而留在六镇为国杀敌捐躯的人,却成为平民庶姓低门第的寒门,沦为防卫司令官(镇将)的奴婢,受到非人的虐待。

    他们不能升迁,不准出境,不准读书,不准与高门第人士通婚。

    太多的暴政使边民对北魏政府痛恨入骨。

    有眼光的大臣如军区司令部秘书长(大都督长史)魏兰根,曾不断指出其中危机,但没有人理会。

    边民除了叛变外,无法拯救自己。

    第二政府宫廷的组织和权力,日益扩张,当权人物除了拥有无限尊严外,还必须拥有无限财富,才能保持和发挥无限尊严。

    于是不久就跟三世纪末晋帝国崩溃前夕一样,官员们互相以穷奢极侈夸耀。

    宰相元雍,仅女婢就有五百余人,男仆就有六千余人。

    另一位亲王元琛,他的马槽都是银制的,饮食器具都是西域(新疆)进口的外国货。

    他曾感慨说:“我不恨没有见过石崇,只恨石崇没有见过我。

    ”石崇是晋帝国的一位州长级官员,靠贪污和杀人掠货成为富豪。

    太多的元雍、元琛,必然官逼民反,人民除了杀官自救外,只有被杀。

    本世纪(六)一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