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月阿姨H(1-5卷510未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350(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下令说:“一片木板都不准出海。

    ”闭关持续三十年,但对暗中进行的贸易,无法禁绝。

    到本世纪(十五)初,朱棣索性解禁,并派遣一个庞大的远洋武装船团,向印度洋出发。

    于是中国蓦然间出现一批海上英雄,四十年间,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全部置于控制之下,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海上霸权。

    这批海上英雄的首领郑和,云南人,本来姓马,后来入宫当宦官,朱棣因他与自己的母亲马皇后同姓,命他改姓,他送改姓为郑——可能是他母亲的姓。

    郑和父亲是一位曾经到过麦加(在阿拉伯半岛中心)朝过圣的虔诚伊斯兰教徒,但郑和后来改信佛教。

    本世纪(十五)初叶,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疑心朱允炆果如民间传说的并没有死,可能逃到海外,图谋反击,他必须调查。

    同时自命不凡的君主都有一种炫耀狂,使朱棣也觉得有必要把中国国威向海外展示。

    于是,他命令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武装船团,出发西洋。

    ——“西洋”的意义今昔不同,十五世纪的西洋,指南中国海及印度洋。

    十九世纪的西洋,指大西洋,而改称印度洋为小西洋。

    郑和一连出航七次,都由浏河(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

    每次所到主要诸国,列表于下:郑和率领的武装船团,第一次出动军舰六十二艘,战士二万七千余人。

    第二次出动军舰四十八艘,战士三万余人。

    每舰平均容纳四百余人,旗舰和若干主力舰,长一百二十米,宽四十米,可载一千余人。

    如此巨大工程,没有精密的造船技术和精密的航海技术,无法负担(就在本世纪(十五)初,欧洲执造船牛耳的威尼斯王国,对巨舰下水之前,往往因不胜负荷而破裂,仍感到是最难克服的困难)郑和一连七次出发西洋,就凭此无敌舰队,纵横印度洋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抵抗。

    新兴的帖木儿帝国,也只是陆权国家,武力还没有扩张到海上。

    其他都是小国,至少跟庞然大物的中国比起来,它们都是小国。

    郑和最初的航程,仅限于亚洲。

    第四次起,他延伸到非洲海岸,今索马里及肯尼亚之地。

    假如继续发展下去,航线再行向南,可能会绕过好望角。

    郑和七次出海,虽没有搜索到朱允炆,但他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成就,却十分可惊。

    中国武装船团,航行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好像泛舟于中国的内湖。

    它带给诸国的冲击,可由推测而知。

    尤其使诸国震动的,是“三擒番王”之举。

    第一次发生于第一次下西洋时,就在苏门答腊岛(今印尼最西境)完全由中国移民建立的旧港王国,国王陈祖义向他祖国的舰队司令郑和诈降,然后像高丽王国对付关先生一样,向郑和突击。

    但他的运气不佳,被击败擒获,送回中国处斩。

    第二次发生于第二次下西洋时,在锡兰山王国(锡兰岛)国王亚烈苦柰儿把郑和诱到首都副罗里城,然后倾全国之力攻击停泊在港口的中国船团。

    郑和身旁只有两千人,他发现情况有异后,即用此两千人乘首都空虚,突袭王宫,生擒亚烈苦奈儿。

    锡兰山军队半途闻警,急折回相救。

    被中国军队前后夹攻,大败。

    亚烈苦柰儿被送到中国,但中国没有杀他,反而又送他回锡兰山。

    从此锡兰山成为中国最忠实的盟邦,每届国王即位,跟朝鲜、安南一样,一定请中国册封。

    第三次发生于第三次下西洋时,苏门答腊王国正逢内乱,前王的儿子苏干刺起兵夺取王位,但他缺乏政治头脑,不知道联络中国求助,反而向中国船因袭击,企图取得财宝。

    结果被俘,送到中国处斩。

    郑和下西洋,跟纪元前二世纪张骞通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他们对国家贡献和东西文化交流,有伟大的功绩。

    不过,张骞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而郑和却处在一个暮气日增的时代,所以结局完全不同。

    一四二四年,朱棣逝世,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左右那批儒家的理学大亨,把下西洋当作老爹的暴政之一,下令停止,甚至把一些重要档案都加以销毁,以防后来再有英雄人物效法。

    六年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