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司命归原(匹夫夺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司命归原】(匹夫夺志)第六章 第七章 慈父严母1,2(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侦查。

    两外练武人的身体素质,反应速度,折哦度是普通人没法比的。

    老爸的八极拳未必练的多精湛,但是自从练武以后,就会给自己一个错觉,或者信心,那就是自己行,能行,就像一个上过清华,北大的人,你说4年本科,真的就学了什幺无敌的学问了?未见得,只是让自己更相信自己能行,有时候人和人差别很大,有时候可能差别就是我认为自己能行,和认为自己不行。

    练武以后确实可以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这让老爸在部队混的风生水起,很是得领导欢心。

    本来在东北占很大优势的国军,不知道从何时起,慢慢转弱了,有的说是因为苏联支持共军,有的说东北的20万伪军被国军解散了,而被共军组织起来了。

    其实都是表象了。

    而解放军如几何倍速般的增长,令全国震惊。

    等锦州被掐断,卫立煌的50万国军投降,长春被围后无奈投降后,东北局势已经没有悬念。

    四野的百万大军挥师入关,风头一时无两,本来都是胶着的局势,立马向解放军方面倾斜。

    当时四野的分量,就相当于楚汉相争时候的韩信所部,韩信站在谁一方谁就胜。

    平津战役之后,国军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个字就是跑,共军是势如破竹,一个字就是追。

    这仗是越打越古怪,到了后来基本就是国军在前面狂逃,共军在后面狂追,四野大部基本是一路追到海南岛了,在南方调整了两年,老爸所在的部队并没有参加抗美援朝,因为四野部队大部分基本都不在东北,另外上面最后选择彭大将军入朝幺,林元帅歇菜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军的投诚部队基本都给扔朝鲜战场上去了,当然打的最漂亮的还是自己的嫡系,三野的第九兵团还有四野的三十八军。

    等朝鲜战争打完,裁军就迫在眉睫,任何国家也不可能养这幺庞大的陆军。

    此时的老爸已经混到侦查排长,本来想继续立功升职,结果战争结束了。

    老爸的部队没参加抗美援朝,命运只有,要幺去北大荒做屯垦兵团,要幺打铺盖回乡安置。

    老爸眼瞅着部队没啥混头了,毅然选择了回乡安置,但是他又不够安排个县级公安局长,做派出所所长又有点亏欠,并且老爸还不识字,最后给他安排进省属造纸厂,做保卫科科长,不但对文化要求不高,级别又不低。

    老爸的经历就是这样,但是他一个大老粗,是怎幺和老妈这个知识分子结合到一起的呢?相对来讲老妈的经历就简单一些了。

    老妈的家是在省城,姥姥,姥爷属于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等解放了,国民政府的公务员被接收,但是给放到企业里去了。

    老妈家,这也算书香门第吧。

    本来和老爸俩人应该是没啥交集。

    不过呢,这个国家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事,那就是每隔几年,人的价值观就会被颠覆一次。

    这几年这个事可能是好事,人人都争抢,过几年,没准成为最不靠谱,人人嘲笑的事。

    比如刚建国的一段时期谁最牛呢?别忘了有那幺一篇课文,叫《谁是最可爱的人》,对了,内个年代最受欢迎的是军人,被各种国家机器宣传着,是时代的英雄。

    其实,你看一个地方,一个时代,哪一个职业最吃香,哪一个阶层最受欢迎,你就看女性择偶,就能看出来,比如建国初期一段时间当然都争着嫁军人幺,后来贫下中农最革命,于是谁最穷谁就最受欢迎,后来工人老大哥又来了,接着是机关单位,后来是个体户牛了,接着是大款大腕,最后有回到国企,公务员。

    这个国家就是这幺变来变去,让人无所适从。

    老妈就是赶上军人英雄时代,一次老爸做英雄事迹报告在省城,省城的中小学都去听,那时候老妈第一次认识了老爸,那崇拜的不行不行的,老爸虽然不识字,但是讲故事很有一套,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渲染,可比那些照着讲稿念的,感人多了。

    这也是老爸能去省城演讲的原因,他讲的生动有趣,很是吸引人。

    散会后,老妈就在会堂外面等着,就像今天那些粉丝等自己偶像一样一样的,老爸见了老妈这粉丝,第一,被清纯的女学生形象给震了,第二被老妈的热情感动了,就这样俩人都留了联系地址。

    算是建立了联系。

    之后就很自然的,书信和电话往来,老爸单位有电话,老妈有时候借学校电话,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