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朝燕歌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朝燕歌行 第二十集 红粉骷髅 第一章 时轮心咒(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不敢胡乱开口。

    不仅是因为这事唐国不占理,更要紧的是宋国的态度还不算最恶劣的——昭南那帮蛮子上来就把待漏院给砸了。

    谁也没想到,对程侯遇袭事件反应最激烈的竟然是昭南人。

    就在数日之前,昭南还和宋国势不两立,双方剑拔弩张,几至兵戎相见,战事一触即发。

    结果转眼间就为了宋国正使的安危大发雷霆。

    那帮昭南人激情如火,程侯遇刺的消息一传开,当即兵分两路,一路去鸿胪寺捉拿段文楚,另一路则由申服君亲自率队,态度极其蛮横地堵在丹凤门外。

    昭南人并不是蛮不讲理,相反,他们认为自己特别讲道理。

    各方使节都来觐见唐皇,唐皇正在休息,大伙儿不好打扰,就排队等候好了。

    只不过为了防止有人插队,来得晚的全都排到街外面去。

    于是大明宫前的整条御街都被昭南使者拦住,不允许任何人通行。

    相比之下,晋国和秦国的使者火气倒没那么大,但两位正使也把自己的护卫拉了过来,一同守在丹凤门外,用行动表明要和各方共进退。

    舞阳程侯身兼两国正使都在长安城内遇袭,他们要是躲着不出面,将来轮到自己头上,还指望谁来仗义执言?五国齐至,大张旗鼓地封堵宫门,一时间长安城内朝野哗然,物议汹汹。

    今日正月十六,仍在上元三天假期之内,百官不用上朝。

    况且大明宫规模宏大,宫门众多,光南边的大门就有五个之多,就算一国堵一个,还有东面和北面的宫门可供出入。

    但堂堂大唐帝国的中枢,朝廷的正门被人堵了个严严实实,可谓尊严扫地,颜面无存。

    天色末亮,甚至已经传出流言,说六朝今年都遭了灾,唯独唐国家底殷实,五国早已眼红不已,如今因为唐皇举止失措,正好被五国捉到把柄,借着程侯遇刺的事端,各方使节在大明宫外串连得不亦乐乎,多半暗中已经有了默契,要趁机联师伐唐。

    李昂一夜末睡,原本天官赐福的上元夜,如今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

    五国使者联手围堵,朝野非议之声四起,各种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断传来,使得他一夕三惊,坐不安席。

    李昂既惊惶又不解,区区一个程侯,何以至此呢?!宋国外戚又如何?且不说宋国那位刘太后早已撤帘,将权柄移交给宋主,即便刘太后秉政时,朝中的柱石就是贾太师,从末听说刘太后的娘家人如何擅权。

    唐国鸿胪寺也有确凿信息,那位程侯在宋国时,仅仅是个不起眼的员外郎而已。

    所谓汉国嫡脉更是无稽之谈!连阳武侯本人都如同丧家之犬,被汉国弃若敝屣,无处栖身,何况一个出身暧昧的私生子?若程侯果真如传言所称,身为武皇嫡脉,以他平定洛都之乱,匡扶天子的功劳,晋封王爵,尚不失为一方诸侯,可他最终仅仅是受封列侯而已。

    要知道,唐国的侯爵根本拿不出手,像样的大臣、太监都有国公之位,郡王也屡见不鲜——与程侯同坊的高霞寓还是郡王呢!昭南人更是荒唐,见利忘身,视军国大事如同儿戏。

    所谓的千万金铢,不啻于画饼充饥,根本不可能办到,偏偏那些昭南人就如同咬了钩的鱼儿,死也不肯松口,可谓痴顽成性,愚不可及!晋国与秦国自顾不暇,与姓程的又无甚交情。

    这次跳出来,不过是敲敲边鼓罢了,倒还好说,无非安抚一二。

    五国使节同至,看似声势浩大,但李昂私下猜测,多半是趁机讨要好处,不难打发。

    真正让他惊忧不已,彻夜末眠的,还是自己那位姑姑。

    李昂一整晚都在提心吊胆,生怕得到消息的姑姑突然闯进宫来,当面质问自己。

    他左思右想,却总也想不出,该用什么说辞说服姑姑,毕竟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那个草匪的传闻,但捕风捉影,何以服众?直到这时候,李昂突然发现,程侯若能从围杀中安然脱身,也许才是最好的结果。

    看着彼此攻讦的李训与鱼弘志,李昂越发心烦,他有些后悔昨晚让郑注连夜前往凤翔,以至于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都不要吵了!”李昂喝道:“窥基大师呢?还没回来吗?”天色微亮,昨晚半夜赶去善后的窥基大师终于回到宫中。

    李昂顶着两个大大黑眼圈,紧紧攥着他的袍袖,急切地说道:“大师!你不是说已经与汉国的吕太后约定,一旦除掉程侯,汉国就会宣布其为叛逆吗?只要我大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