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朝燕歌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朝燕歌行 第十三集 龙章凤仪 第七章 如珠在怀(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020年2月13日

    楼顶的精阁内程宗扬揭开木匣上的封条取出一叠上好的玉版纸。

    经过一天一夜艰苦卓绝的谈判密约数易其稿终于在半个时辰之前拟定的密约获得了谈判双方的一致认可。

    昭南人如愿将“优惠提款额度”提高到每年五百万金铢期限延长到十年。

    同时为了便于履行交易昭南坚持要求程氏商会必须在王都及境内大城如麟趾城、沐羽城等处设立钱庄和店铺土由程氏商会出资购买货物运输和钱铢的周转都由程氏商会自行负责昭南只提供一部分必要的保护。

    兑付折扣确定为九折但程氏商会私下与申服君签订了一份附加协议同意在双方交易中采取等额折扣的优惠条款。

    比如申服君向程氏商会出售货物时给予市价的九折优惠程氏商会也必须在申服君购买等额的货物时同样给予九折优惠。

    双方采用相同的折扣看似谁都没占便宜但申服君出售的货物并不仅仅是他自己一家的还包括自家封上大大小小的封臣而程氏商会的优惠只给予申服君一人。

    假如申服君出售时把价格压到八折折扣的部分由一众封臣承担他自己则能从程氏商会拿到两成的优惠兵不血刃就壮大自身削弱封臣的实力。

    之所以是密约的密约倒不是怕封臣们闹事而是因为申服君担心熊氏君长有样学样对他们这些封君也狠斩一刀来个削枝强干。

    至于额度的分配申服君没打算带着密约回去再跟各部族商量扯皮直接就在密约中强行确定——每年五百万金铢的优惠提款额度君长熊氏占三成主持谈判的申服君占两成其他五位封君各占一成。

    名义上每年各方获得的优惠分别是十五万金铢、十万金铢和五万金铢。

    程宗扬压根儿就不相信昭南人能把额度用满但昭南人显然不这样想。

    他们固执认为这是宋国方面必须给予的赔偿至于能不能用满额度则是他们自己的事。

    申服君签约如此急切倒是出乎他的意料在他原本的预期中与昭南的谈判少不得来个七八轮双方互相扯扯皮喷喷口水一边漫天要价一边落还钱前后折腾一两个月都算快的谁知道经过一天一夜不间断的谈判就迅速达成协议。

    为了能够顺利签署协议申服君也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无论在密约的正式文本内还是在对外的宣传口径中昭南方面都不再提张亢这个名字也不再追究宋军的罪行双方默契将此事就此揭过一切从头开始。

    密约经过两位正使最后的审核之后将通过双方的渠道分别传往麟趾与临安。

    申服君对密约能否通过很有信心每年五十万金铢的收益累计十年熊氏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拿到一百五十万金铢其余各方净得五十万还有什么理由不签署?

    对于宋国的态度程宗扬同样信心满满。

    听闻昭南出兵廖群玉都吓成那个样子可以想像宋国方面的震惊和畏惧。

    能够以一份密约阻止昭南的入侵保障南境的安定宋国朝廷绝对求之不得——何况朝廷又没有出一文钱全让程氏商会自己扛了。

    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货币贬值和商品倾销的概念对于花样翻新的金融手段更是闻所未闻。

    接触到密约的各方势力无不认为宋国在密约中吃了大亏只有程宗扬知道程氏商会在这笔交易中赚得有多大。

    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整个昭南的金融与货币都将与程氏商会深度绑定可以说整个昭南的商业都被程氏商会一家垄断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

    程宗扬虽然没有出面但整场谈判其实出自他一人之手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那些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有着怎样复杂的用意又将会对两国局势造成如何深远的影响。

    由于童贯的提醒程氏商会没有只顾着闷声大发财而是向朝廷竭力哭穷恨不得说成明天就要破产倒闭无法履约昭南会不会再打过来只有天知道。

    同时又体贴表示商会不指望朝廷为密约买单只需要一点点微小的扶持让商会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能够渡过难关。

    这一点点微小的扶持祁远列出来好几页纸比密约的内容还长出一倍。

    比如纸钞的发行权从宝钞局转移到程氏钱庄宝钞局仍然保持不变但管理的内容由发行纸钞转为对纸钞发行额的审核确保纸钞没有出现滥发。

    其次是昭南急缺而宋国相对优势的货物采买权。

    宋国有大量官营作坊瓷器、铁器、丝帛、茶、盐等物品的出产量高居六朝之首。

    为了满足昭南方面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