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杨门女将穆桂英别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杨门女将穆桂英别传】 (第三回 惊天奇冤)(第5/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最好的人证!」说罢,佘太君命其他人坚守天波府,示意杨排风请那四位壮士前来,与穆桂英等身有官职爵位的女将一道,急匆匆地往皇宫而去。

    垂拱殿内,宋仁宗高坐龙椅,满面怒容地听完庞太师的禀报,狠狠一拍龙椅扶手道:「岂有此理!真是胆大妄为,藐视国法,罪不容诛!」庞太师见向来宽厚的仁宗如此暴躁,心知杨家在劫难逃,于是阴笑一声,安然退在一旁。

    八贤王赵德芳和宰相寇准也在殿内,听得庞太师之言,两人均是忧心忡忡,暗暗思考着如何替杨家求情。

    寇准率先上前道:「陛下息怒,臣以为杨家虽然胆大妄为,触怒圣上,但并非有意为之,想那天波府满门忠烈,皆是为国捐躯,杨延昭尸骨未寒,如今杨宗保又命丧边关,天波府内只剩下了一群孤儿寡母,忽闻噩耗,情绪失控,才一时做出出格之举,还望圣上看在杨家旧日功勋之上,宽恕她们。

    」八贤王也上前道:「寇大人此言有理,昨日陛下才宣旨封赏,今日却收回成命,杨家众人不明就里,一时愤懑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此中缘故,臣等也一无所知,恳请陛下息怒,妥善处理此事。

    」经过寇准和八贤王的规劝,仁宗愤怒稍平,正待说明原委,忽听皇宫近卫入殿急报,称佘太君带领杨家众女眷闯过宫门,直奔垂拱殿而来,因佘太君有先皇御赐龙头拐杖,侍卫无人敢拦,所以特来大殿通报。

    宋仁宗刚刚才平息的怒气瞬间又塞满胸腔,冷哼一声道:「未经宣召,公然闯殿?很好,朕正要和你们理论一番,免得尔等死不瞑目!」八贤王与寇准见状,心知仁宗已火冒三丈,不好再劝,只得对视一眼,见机行事。

    不多时,佘太君、穆桂英等杨家众人均来到了大殿,齐齐向仁宗下拜,口称万岁,连佘太君也破例拜倒在地。

    庞太师见状,煽风点火地喝道:「大胆!披麻戴孝,硬闯皇宫,尔等当这皇宫大殿是灵堂不成?」佘太君瞥了庞太师一眼,低头道:「陛下,老身今日率领杨家众人前来,是为老身孙儿杨宗保讨个公道,只因事态紧急,臣等来得匆忙,所以未曾更换朝服,非有意触怒龙颜,还望陛下恕罪!」宋仁宗冷冷地扫了殿下身穿孝衣的杨家众女,冷哼一声道:「平身吧!抗旨之事暂且放到一边,朕倒要听听你们前来讨什么公道?」谢恩平身后,佘太君道:「老身孙儿杨宗保,数十年来守御边关,一向忠于职守,未敢懈怠,即便守孝期未满,依然遵从陛下调令,领兵出征,抗击西夏,然所去不足三月,却传来噩耗,孙儿宗保战死边关,壮烈殉国!昨日陛下体恤杨家悲痛,念及宗保旧日功勋,故而赐匾封爵,实乃天恩浩荡,老身与杨家老小铭记于肺腑,但今日不知为何,陛下却突然传旨,要收回成命,此举事关我杨家三代清名,若是不明不白地领旨,宗保之英灵于九泉之下何安,老身又有何面目去见杨家列祖列宗,所以老身没有领旨,亲率天波府众女前来面见圣上,望圣上明鉴!」宋仁宗冷哼一声道:「朕的圣旨离说得还不够清楚么?杨宗保里通西夏,叛国求荣,致使损兵折将,连失数城,朕正是念在你们杨家世代为国效力,满门忠烈,才法外开恩,只收回封号金匾等赏赐,并未追究其他罪责,尔等非但不领情,反而公然抗旨,闯殿惊驾,未免太过骄纵了吧?」佘太君愤然道:「敢问圣上,宗保里通西夏,有何凭据?」宋仁宗看了一眼佘太君,冷笑道:「好,既然你要凭据,那朕就给你们证据,免得你们死不瞑目,传张由!」片刻后,征西大军监军张由来至殿上,他步履蹒跚,一瘸一拐,显然腿上有伤。

    张由见了仁宗,便要下跪,仁宗一扬手道:「张爱卿,你为国负伤,多有不便,免礼平身吧!来人,赐坐!」张由坐下后,仁宗道:「张爱卿,你将杨宗保叛国投敌的事情经过详细说一遍,免得说朕冤枉了她们!」张由道:「回禀陛下,西夏连连败退后,屯兵于长城岭,杨宗保亲率大军围攻,但由于长城岭险峻,杨宗保接连攻打了十五日也未见成效,无计可施,只得每日枯坐帐中。

    忽有一日,杨宗保突然召集所有部将,说他得到一个情报,可从陷金山进兵,绕到长城岭背后,前后夹击守军,一举击破西夏。

    微臣疑虑,遂问杨宗保情报从何而来,杨宗保支支吾吾,推说是从俘虏口中问出,微臣愈加疑虑,但却不敢多问。

    是夜,杨宗保命微臣率领大军倾囊而出,去长城岭正面佯攻,杨宗保自己则亲率五千兵将向陷金山进发,微臣只得领命,但由于心中疑虑,微臣出帐后并未离开,而是潜伏在大帐外等候,谁知微臣走后,杨宗保立刻唤来一名亲信

-->>(第5/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