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立场上这样都很正常,况且,李敢的罪也确实牵强。
」「这次的情况和前几年不同。
」他继续道:「李敢虽是外姓王,却不是梁王之流可比。
说直接了他是太子的人,有这层意思就不好办,毕竟他背后是太子,太子背后是皇上,这次是我们自己失策,替向家的未来着想,这件事也不能再没顾忌了。
」「可削藩以充国库来支援东南的战事这是皇上的密旨啊。
」「那也得看物件,塞北王对炎黄的重要性那是明摆着的,皇上的意思很明白了,东南的仗要打,塞北也不能乱了。
」「爹!」向青文急了:「难道就因为避太子的讳就停手了?这事中间那幺多见不得光的东西都是我运做的,要是停了将来那李敢反咬回来怎幺办?跟您老直说了吧,这事上谁都有退路,就您儿子没有了!」「住口!」向朗猛拍桌案:「继续顶着干下去不但你没退路了,我们向家整个都得没了生路,别忘了太子是谁的儿子!」向青文一怔,还想说什幺,却被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一个文官摸样的人阻止了。
「唉……」向朗长叹了口气,儿子的浮躁让他更加不安了:「八十一了……我这条老命,希望还能善终吧……」向青文与那官员一起退出书房,那人正是向朗的学生之一户部尚书罗文龙。
「文龙,刚才干什幺不让我再劝劝爹?」「老爷子那种话都说出来了,再劝也没什幺用,不过小阁老也不用着急这次虽然看来是要不了李敢的命了,我们却可以让他李家翻不了身。
」「怎幺说?」「皇上要阁老放人,却也只下了密旨,也没说什幺时候放,那我们就大可以拖着。
胡人不是傻子,必然会乘机犯境,可李敢的兵符现在还收在兵部,我们不放人那兵符就回不去塞北,到时候不管他李家的人是擅自调兵应敌还是按兵不动丢城失地,咱们就都有办法收拾他。
」************皇宫的御书房,龙正天正心不在焉地翻看着奏摺,珠帘外一个人影闪过,当值的卫士和太监们却视而不见,他立刻明白来者是谁了:「千雨吧?进来吧。
」确实,除了被他专门允许过的这位公主,也没第三个人能再这里随便进出而不需通报的了。
「参见父皇……」一身宫服的龙千雨走进来盈盈行礼,一颦一笑之间既显妖娆又不失皇家的威严:「您国事操劳,还是多休息吧。
」「这才下午了,休息什幺?」龙正天笑道:「没有外人就不必拐弯抹角了,你想问李敢的事吧?」「父皇英明。
」「你哥哥遇事浮躁,曹,张二人虽然忠诚,但是太过耿直,这些年都要你从间周旋,也真难为你了,你叫他们放心,什幺人能动什幺人不能动,朕还是有数的。
倒是那向朗,大概老糊涂了,这次居然要朕为难。
」「没人敢叫父皇为难。
」龙千雨道:「我看,向阁老这次是被夹住了,左右为难啊。
一边是太子,一边是自己的儿子,而且,毕竟撤番以充国库也是您的意思嘛。
」「是啊,想来这幺些年撤番,替朕背了这幺多骂名,他也够苦的了。
」龙正天沈声道:「不过这次不同了,炎黄不可一日无塞北,塞北不可一日无李敢,前次因为李勇蒙冤,塞北军已是怨声载道,现在不但防御胡人要靠他,镇住这支李家的子弟兵也只能靠他,因此绝不能治他的罪,更不能撤他的王。
」「如今国库空虚,那些富裕的地区的官员几乎都是向家门生,为了支援东南远征的战事必须靠向青文他们去弄银子。
他们借着机会清除异己朕只能先忍着,弄回来的银子八分归国库两分归他们朕也就先认了,可要是他们还不知足,连个忠心耿耿的塞北王都容不下,那只怕,朕就得容不得他们了。
」东宫太子府,张太月快步而来。
「内阁议事完了?」太子站了起来,急问道。
张太月回道:「一切都是内定之事,我们也只能拖下去。
」「唉……」太子有些气愤,更多的却是无奈:「那你们呢?总得说点话再争争吧!」张太月低头无语。
「曹师傅呢?」太子这才发现曹纯并未同来。
「曹大人先回了刑部,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难道就不能想办法绕过内阁?」太子看向张太月。
张太月又沈默了,也深深地回望太子。
太子也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根本是多此一问,手一摆,
-->>(第2/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