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转世演义:吾乃董卓,是董公,亦是董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转世演义:吾乃董卓,是董公,亦是董贼(3.2)(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话怎讲?”刘协问道。

    “这个嘛……”孙坚稍微思考了一下,随后说道,“殿下,虽然我江东子弟人不畏死,但终究人数有限。这次调往豫州,长沙必然空虚,若无人在长沙镇守,恐区星之事(指孙坚在长沙镇压的区星之乱)再度发生。”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尤其是考虑到荆州目前的乱象,绝不能让长沙再次落入贼手。”刘协点头表示同意,“孙豫州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在下建议,由在下的下属,黄盖黄公覆接任长沙太守。”

    一听到这个名字,董卓的目光,也放在了孙坚身上。

    “哦?”刘协问道,“为何此人可堪大任?”

    “殿下。”孙坚回答道,“公覆(黄盖的字)出身荆州,又是当地名门的江夏黄氏的旁支。此外,公覆曾举孝廉,又在在下平定区星之乱时立功甚多。若在在下离开长沙后还能保障当地安宁的,也只有公覆担此大任。”

    “这样啊。”刘协点了点头,随后转向董卓,“仲颍(董卓的字)叔以为如何?”

    “如果是文台(孙坚的字)兄推荐的话。”董卓的回答没有迟疑,“那在下认为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嗯。”刘协点头后,对孙坚说道,“既然这样,到时本王会和皇兄上奏此事。”

    “谢殿下。”孙坚向刘协拱手道。

    张绣与孙策的交手还在继续,双方此时打得难舍难分。

    相比采取守势寻找破绽的张绣,孙策的攻势就相当猛烈了,让张绣更多只能忙于防守,甚少有精力拿出来观察孙策的漏洞。

    “曹兖州。”刘协这时突然对曹操说道,“听说你准备要去陈留募兵?”

    “正是,殿下。”曹操拱手道,“东出离开司隶以后,就是陈留国。在下准备与允诚(鲍信的字)一同在当地募兵。”

    一旁的鲍信也点了点头。

    “这样啊。”刘协点了点头后,对跪坐在一旁的少年说道,“伯苗(邓芝的字),把那个东西拿来。”

    那名被称作伯苗——或者名为邓芝——的少年,默默点头,便起身缓缓退出园中。

    不一会儿,邓芝便把一份文书取来,递到了曹操面前。

    “殿下,这是……”曹操见状问道。

    “曹兖州,你应该知道,本王是陈留王。”刘协缓缓说道,“虽然本王目前并不直接治理当地,宪令还是可以发的,你到时就拿着这封宪令去陈留招兵吧。就当,是本王想保住自己封地的一点私心好了。”

    看着眼前少年老成的刘协,曹操恭敬地鞠躬,双手接过宪令。

    “谢殿下,在下必当保陈留太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着曹操恭敬的姿态,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董卓也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此时,张绣与孙策二人的对决,也快进入最终阶段了。

    虽然孙策对张绣的一连串猛攻令张绣仅能以守势对应,但时间一长,孙策的体力也开始见底,招式也不如之前那样凌厉,但依旧威胁巨大。

    张绣尽管成功拖到了自己想要的情况,但面对孙策实力尚在的孙策,就算看到破绽,也来不及击破。

    就在这时,张绣一个转身,将手中长棍举过头顶。

    看到露出巨大破绽的张绣,孙策毫不迟疑,立马举棍向前冲去。

    就在要得手之时——

    “停!胜负已分了!”

    一声洪亮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

    闻声的张绣与孙策也立刻停住,转头看去。

    只见坐在刘备旁边,刚刚喊停二人的,正是关羽。

    “二哥啊。”一旁的张飞也有些困惑地问道,“这还没打完呢,怎么就喊停了?”

    关羽先看了看刘备,见刘备表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才捋了捋美须,随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张公子虽然露出了破绽,但只是引诱之计,虽然孙公子的矛头可以刺伤张公子,但张公子也可以在这个时候从上至下,向孙公子的胸口刺去。这样一来的结果是,张公子重伤,孙公子阵亡。”

    “……哼。”孙策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站起了身,向张绣微微鞠躬道,“多谢指教,【北地枪王】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承让了。”张绣正式地拱手道,“能把我逼到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小霸王】也非浪得虚名。”

    说罢,二人一同豪迈地笑出了声。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