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4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构并没有完善的理论。

    他们了解到的信息也只是实验结果,所应用的‘大致’材料等数据。

    哪怕详细说明了所用材料含有的元素列表,想要还原制造出材料也是不可能的。

    王浩能调动国内科研机构的数据,但国内并没有相关的专业机构,有的只是一些研究天文学的小团队,他们的专业显然比不上从事几十年研究的时空极限化学中心。

    即便是在天文学领域上,宇宙线化学都属于小众中的小众。

    这个类型的研究不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学术领域被重视程度也很低,也只是在天文学有一定的影响力。

    王浩知道德莱特发来的内容是很难得的,他第一时间就写了感谢的邮件,还把德莱特的邮箱地址做了标记。

    这样一来,德莱特发来的邮件就能被邮箱管理专员直接转发过来,还会有带标记的特别提醒。

    之后王浩才安心看起了内容。

    他浏览了一下相关的研究介绍,仔细看了各类型宇宙射线的分析,随后就变得更加认真了。

    在绝大部分人眼里,宇宙射线测定数据就只是数据而已,就像是可见光有各种频率、各种波长似乎都是正常的。

    但王浩却察觉到了不一般,他联系湮灭理论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些宇宙射线是怎么形成的?”

    “黑洞喷发?星体爆发?还是星系内部剧烈活动,释放出了射线……”

    王浩希望能够了解其背后的原理。

    同时,他有预感其和强s波激发f射线存在某种关联。

    这种预感非常强烈。

    那种感觉就像是解一道难度很高的数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看到某个题目有一种新的方法。

    两者似乎关系不大,但感觉用类似的方法,却能把自己的题目解出来。

    王浩马上决定试试看,他召集理论组的所有人一起进行研究。

    “我们要结合湮灭理论,对于各类型宇宙射线进行分析。”

    “国家雷达中心也提供了一些数据,可以作为相应的补充,我们要分析其底层的共性。”

    “同时,结合湮灭理论……”

    王浩认真说了起来。

    海伦、陈蒙檬、丁志强、黄振,都开始认真的看起了数据。

    宇宙射线相关的研究,对他们来说是有些陌生的,他们并没有了解过相关领域,但也能够看懂数据内容。

    海伦看了好一会儿,带着惊讶问道,“这份数据资料很珍贵,是直接的实验测定结果,王老师,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时空极限化学中心的德莱特教授。”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德莱特……好像很有名,我听说过。”

    “对。”

    “德莱特教授……只可惜,他做的研究……”

    海伦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最后只能摇了摇头。

    其他人也明白她的意思。

    德莱特的团队做的是天文物理的研究,不管是宇宙线也好,宇宙射线也好,最终目的都是解析宇宙的演化过程。

    在湮灭物理发展起来以后,德莱特的研究领域受到的冲击非常强烈,他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会被否定。

    这种事情是对于学者的重大打击。

    他们没有继续再谈德莱特。

    海伦说道,“这些数据资料非常重要,也补全了我们的一个短板,我们对于空间化学的理解很少,和天文有关的内容都是靠理论来推导分析的,而研究天文学就少不了研究宇宙线。”

    其他人也赞同的点头。

    天文物理当然不是凭空想象,除了对宇宙进行观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各类宇宙射线进行测定。

    地球上会接收到很多来自宇宙的能量波,其中能穿透地球大气层的并不多,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宇宙射线的测定,也会为天文物理的研究分析提供佐证。

    王浩也认可海伦的说法,他开口道,“湮灭理论研究到这一步,就必须要结合天文物理了。”

    “很多天文物理的成果被否定,但其内容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像是宇宙射线的测定,这些数据是实验得到的,结果是肯定的。”

    “我们进行分析要结合湮灭理论。”

    “可惜啊……”

    王浩有些遗憾的说道,“我们也只能通过少量的测定数据来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