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公公?”王鏊拱手,“不知是公公到访,还请恕罪。这……可是殿下有什么旨意传来?”

    “不,殿下不知我来贵府。”刘瑾往后看了一眼,发现王府的下人已经把门给关上,便也安心的坐了下来。

    这种时候,这种氛围,就不要人伺候了。

    王鏊猜也猜到不是寻常之事,不需要待客时的那几口茶。

    不过,一时之间,他倒也思虑不到刘瑾此行之意。

    “看王大人的样子,想必从东宫回来之后一定也是彻夜难眠。”

    王鏊不可置否,“朝局、边关、东宫……确实无法安心入眠。”

    “但不知,王大人怎么看待殿下今日的话,王大人又准备怎么做?是支持殿下,还是继续反对,亦或者就像殿下说的,隔岸观火,将来也可出阁入相。”

    王鏊是很自傲的一个人。

    他有些不满的说:“若依刘公公所言,我深夜不眠为的是此事,那我王鏊把自己的前程看得也太重了点。”

    既然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不睡?

    刘瑾也不恼,拱手道:“请王大人赐教。”

    “王越确实是李广的党羽,他骄纵成性,自负大才,勾结奸佞,要说朝中大臣反他,如何能错?”

    再往后说王鏊又闷声了点,“但……殿下之言也不无道理,王越是成名已久的大将,平生交手鞑靼,鲜有败绩。若他不去,鞑靼人也确实成了最大的获益者。我只是在纠结,到底谁是正道而已。至于出阁入相,非我所愿。”

    “咱家佩服,那大人想好了没有?”

    “还没有。”王鏊忽然觉得奇怪,怎么你大半夜的跑过来一直问我问题,“不知公公,此次登门所为何事?”

    刘瑾也不和他绕了,“本来嘛,咱家是来送大人一个前程,可大人说了前程不重要。那咱家就是来送大人一桩祸事。”

    王鏊听了这话反倒哈哈大笑。

    “公公是个妙人。但说无妨!”

    “这事也不复杂。殿下是极有主见之人,如今王越的事,殿下心意已决,绝没有退回或者改口的可能。这事儿是行也要行,不行也要行。王大人说还没想好,倒也不急,不过如果王大人最终决定和殿下同道,还请大人上疏陈奏!”

    也就是说要请王鏊领衔上奏,放第一炮!

    王鏊是君子,但他不笨,

    这一炮放出去,他就是顶罪的人。

    他不是不可以顶罪,但他要知道理由。

    “这是祸事。既然是祸事,咱家总要说明缘由,不能叫大人白白的去送死。”

    这屋子,烛火闪动,黑暗之中一点光明,似乎隐秘之事都藏在这样的天地角落。

    “不瞒大人说,其实这场三边总制官之争,朝臣是赢不了的。因为殿下是东宫,后边儿是皇上。不过大人有没有想过,殿下即便赢了这场争斗,最大的凶险又是什么?”

    王鏊凝眉沉思。

    刘瑾的话,是跳出这件事本身,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了。

    也就是说王越即便真的去了,后边儿还是有凶险。

    那就是……

    “嘶……”王鏊忽然眼眉一跳,“公公的意思是,王越打了败仗!”

    “王大人果然是人中龙凤,这般才思也就大人了。”刘瑾拱手,和他客气了一下,“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王越即便有名将之名,可难保不会马前失蹄。殿下呢,是一定要挑着担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力推王越任三边总制官的,那王越必须要打胜仗。可……万一……到时候是不是说殿下犯了错,东宫的脸面又往哪里放?”

    接下来的话就不必说了。

    王鏊也明白了,“所以这个头,不能殿下来起。”

    说句杀头的话,皇帝一直等朝臣廷推人选,至今不主动开口,难道背后就没想过万一王越败了的可能?到时候人人都说:看吧,叫你皇帝不听我们的。这样的话,大明的脸面往哪里放。

    所以刘瑾讲的‘前程’、‘祸事’,这都讲得通。

    王越打赢了,这事算是圆满。太子自然记得他的功劳。

    王越打输了,那就得有个顶罪的人,到那个时候,这个事情就是王鏊一定要劝着太子这样做的。首恶必办,而且不办就是太子要把这个错给认了。

    照这个理,自然就是大大的祸事。

    “王大人,旁得事殿下可以等,边关的形势可等不了,快则一两天,慢则三五天,殿下必会挑头起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