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自己说个数。我还会让你带些人,护卫你的安全,平日里便打着宫里御马监的旗号,地方官自然也不敢动你太狠。去了之后,本宫不管你做什么生意,瓷器、丝绸、茶叶……都可以,总之你把生意做起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竞争,这是你的老本行,我在京城帮不了太多。”

    “小人明白。”梅可甲说这话时还算有底气,毕竟他也是很厉害的商人。

    “这其二,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你就会在那边听到朝廷有开海禁的声音,到时东南沿海必有人疾声高呼反对,甚至以武抗命。因此在这三五年间,你要将东南沿海的富商底细摸个七七八八,若是有人要兴私兵、或者乔装成倭寇闹事,本宫至少要知道敌人是谁。这是你第二个任务。”

    “其三,生意做大之后,你要在海上建立船队,海禁一开,沿海的百姓必定大量出海谋生,到那时,本宫可不想当一个无法保护子民的储君。不过这一节我无法谋划,你只能见机行事,重要的便是壮大实力。”

    刘瑾听了心中大骇,

    这要是完成了,

    梅可甲岂不是等同于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

    “功成的那一天,你回来,我赏你爵位!”

    爵……爵位?!

    梅可甲都不敢听这个词,

    他父亲是个商人,他也只是个商人,爵位!

    这两个词能让他浑身发抖!

    “殿……殿下……”

    “你不必马上回话,好好想想。不过一些简单的你也应该能想明白了,比如说为什么本宫你一定要将你的家人留在京城。换成你,你不这么干嘛?”

    梅可甲自是心潮激荡,他本来以为太子殿下找他一个商人,无非就是为了钱。哪怕找他做事,无非就是想找个皇商。

    谁能想到是在布置这样一盘大棋?!

    而且是在提前几年就开始布局。

    这份思量与谋划,谁他娘的能搞得过他?!

    真有那一天的时候,东南沿海的富商们能想得到,东宫太子在弘治十一年春天的时候就把心思动到他们身上吗?

    “梅可甲,你怎么说?!”

    梅可甲深呼吸了几口,随后非常正式的行礼,“小人此生有幸!愿与我大明太子共谋大事!不枉我梅可甲活此一生,若是像以往只当一富家翁又有什么意思?”

    “好!”朱厚照一拍桌子,“五月份,你启程南下。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和家人好好相聚。临走时,你再进宫,我还有交代。”

    “是!”

    商人梅可甲深深叩了个头!

    心中自是便带着汹涌的情绪离开东宫。

    倒是刘瑾,这时候要开口了,

    “殿下,这样的谋划非同小可,梅可甲出身西北,对东南并不熟悉,若是失败了呢?奴婢觉得是不是换个人?!”

    朱厚照幽幽的说:“熟悉东南……若想找个对东南熟悉的,那能熟的过本地的?可本地的人……谁也不会拔刀向自己。梅可甲出身西北,正是一张白纸。我派他去东南做生意,说不好听点儿就是虎口夺食,所以他这张白纸,除了靠着京师,还能靠着谁?”

    是啊,不能派不过去一人,被别人给同化了,那不是鸡飞蛋打嘛。

    刘瑾嘴唇微颤,这……原来是特意从西北找的。

    “但你说的是对的,若他失败,本宫总不能在他一棵树上吊死。”朱厚照话音也还没落下多久,

    殿外就传来张永的声音。

    “奴婢张永,参见殿下!”

    第九十七章 再留一手

    自南宋以来的经济中心南移,使得东南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都是中央王朝的财税重地。这样的地方,首先不能有大乱,如果要乱,要在短时间内扑灭。

    这就需要较为周全的谋划,

    恰巧朱厚照还小,他有时间一个一个埋种子。

    学宫是一个,

    东南也要有一个。

    甚至于杨慎都是一个。

    “张永,”朱厚照对着跪在殿门口的人招了招手,“你随我进来。”

    “是。”

    天近傍晚,有些凉意。

    太子坐上了软塌,张永和刘瑾就在边上。

    “父皇特旨赐恩,叫我领了一卫,这些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张永如实说:“皇爷下了旨后,奴婢就去和宁公公商量了。奴婢节制腾骧左卫,统兵士五千六百人。指挥使乃南宁伯毛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