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7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作为外孙,他都没敢过于嚣张。

    也许是脾气太好了,好些人便觉得他软弱可欺!

    一连两天,梅可甲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有出门。

    到了第三天上午,他把梅怀古叫进了书房。

    梅怀古其实鬼灵精一个,他知道外面的风声,进门的时候都小心的不行,生怕老父亲挑出他这个‘纨绔子弟’平日里的错处,或是拷问他什么学问,那就抓瞎了。

    “爹……?您,您叫我?”

    “进来,关门!”

    “诶,好嘞!”

    啪!

    梅怀古动作麻溜的紧。

    关完之后,小嘴一抿,老老实实站好。

    “前几日,为父在宫里,陛下提到一个事情,为父要交予你办,你务必尽心。”

    “诶,是。爹交代的事,孩儿哪儿敢马虎?”

    “不仅是我交代,此事还关乎你那俩外甥。”

    外甥,

    梅怀古脑子一动,“爹的意思是,宫……”

    “嗯。”梅可甲点头,“陛下要我去找西洋先生来教授两位皇子外语以及一些西洋诸事,最主要是开阔眼界,了解海外之事。”

    “啊,那这事应当不难办,让出海的人仔细留意一下不就行了?”

    “事儿是不难办。但这事儿来得蹊跷。”梅可甲背着手,望着院落里的梅花,“我们家虽然是皇亲,但他们两位毕竟不是嫡出啊。庶出的皇子领旨就藩即可,为何要学海外语言,还要开阔视野?”

    关于这一点他想了很多。

    京师这种地方从来就是暗流涌动,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被人搞了一下。

    所以能有的资源、条件、可能,他都得要。

    “孩儿听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梅可甲蹙着眉,“陛下是古往今来最为独特、最有气魄的君主之一,在陛下眼中没有规矩,一切的规矩都是他定的规矩。而且他还提到太宗时的旧港宣慰司,所以为父猜测,陛下要两个皇子学习佛郎机语,必定是要派用场的。将来……说不准就不是仅仅当个闲散王爷那么简单了。”

    梅怀古听后震惊,如果真是这样,那梅氏和现在那又不一样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是沈王,还是代王?

    蓟州的情况不断的传来,从永平到蓟县再到密云、昌平这些京师近郊,原本归属部队的军屯逐渐被收回。

    不可避免的也有人上报锦衣卫为祸甚重,甚至杀错了一些人。

    这些都被朱厚照无视。

    蓟州到这个程度就该是打破旧的,立个新的。

    原先侍从室给杨尚义的信已经有了回音,皇帝看到杨尚义有办得成的条件,便准备拿到内阁里和这几位正式商议了。

    王鏊元宵未过就受到皇帝宣召,在他看来天子勤政,甚至还要胜过当年的太宗。朱棣那说老实话是个会偷懒的人,所以才把内阁给弄了起来。

    朱厚照其实是内在有动力,他想把这些事做好,左右待在宫里也无聊,还不如议事。

    王鏊出身于苏州府东山镇,在当地也算是个望族了,但这个望是起于其祖父经商,包括其父辈几人大多也是以此为业,只有王鏊的父亲有功名,做到了知县。

    如此几代努力终于出了个王鏊,这一出就不得了,高中探花又为帝师,东山王氏的地位一飞冲天。

    王鏊自己还有四子五女,可以说枝叶繁茂。

    不过,要说特别有出息的倒也没有,只是其次子王延素因为喜好兵事,所以想了办法去了军学院。

    照理来说,他爹是内阁阁老,这个事情本不难解决。

    但王鏊这个人比较不那么讲情面,要他去和皇帝打招呼,他不愿意,要他去和兵部尚书打个招呼,他也不愿意。

    一度还让王延素和他这父子关系有些紧张。

    这事儿也是一年前才解决。

    是朱厚照听说了,所以放了一个关系户的名额给他。

    王延素尤其开心,他还以总督河套的王守仁为偶像,而且自己觉得他的路数和王守仁差不多,毕竟都有一个牛逼轰轰的父亲。

    王鏊接了圣旨以后准备沐浴入宫,还在更衣时,王延素就来找他,见了礼以后说:“父亲,年前陛下圣旨宣召阳明先生入京,孩儿想着他一定会过府拜见父亲。”

    “你又动什么心思?”

    “孩儿也没其他心思,就是想跟随阳明先生,哪怕当一小卒。”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