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6节(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段时间那个谁,有一句话叫重孔孟而轻奇技。朕仔细想来,这话也许有道理。孔孟当然还是要重,但奇技或许也不可少。你们以为呢?”

    王炳和杨廷和们不敢苟同,“古来先贤,皆是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奇技淫巧,未免沦为末流。天下大德不兴,如何才能大同?”

    “修身齐家当然也是重要的,朕从来没有要轻忽于此。但朕自始至终都讲过务实二字,重奇技是要解决问题,不是要辩驳先贤。”

    朱厚照想到便也做了,他下令到:“此事让平海伯来办,让他找出当初设计两千料宝船的工匠,一个人也好,一个团队也好。朕要亲自接见他们。再有,义山。”

    顾人仪上前弯身,“臣在。”

    “你在少府中安排几个人,到藏书园的边上划一块地,再营造一处新的场所,将原来格物学院的人主体搬迁过来,并更名为科学院。”

    朱厚照又对着王炳说:“朕所说的奇技都是有实际效用的,比如活字印刷术,它总是个好东西吧?因而朕以为朝廷应当鼓励更多的人最大程度的优化我们平日中用到的每一样生产工具!”

    天子执意如此,王炳即便作为阁老也没什么办法。

    顾佐则落后两个身位与他解释,“阁老不必忧心。其实这些事,平海伯本身都有在做。正如陛下所说,实际需要,当然要做,商业本身也有这样的推动力,你不做,旁人做,那便要亏本亏死。陛下如今也只是顺势而为,不会引起异议的。”

    朱厚照的计划是要赐予这些人才以官身,如此才能真正的有刺激的作用。

    不过他可不会傻乎乎的把这句话说出来,他会等到真的有这个人出现,然后再封他个官。那个时候这个人必定是有贡献的,有了贡献皇帝赏赐,这有什么问题?

    第六百五十七章 拦轿

    西北之事,朱厚照其实焦急,但他远隔千里,很难直接做点什么。

    开战之后的政治影响他也完全感觉得到。

    尽管正德十年的朝堂,已经不会有很强大的反战声音,偶尔有一些科道言官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基本上也掀不起什么波浪。

    不过明朝的文臣即便当到阁老也没有不被骂的。

    哈密以及更西边的土鲁番在一部分人眼中,总归逃不了‘不毛之地’四个字。

    朝廷一下子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回应那里仍然算不上严重的挑衅,是不是有必要仍然有待商榷。

    尤其这个时候,皇帝依旧没有回京主持大局的意思。

    可现实是,内阁几乎在没有任何‘反抗’的情况下赞同了皇帝的决定,并立马让兵、钱、粮、马迅速向西北集结。

    而一旦这些奏疏涉及到杨一清和王鏊本身,他们虽然辅佐监国,实际上也不好处理,所以不得不和军报一样转呈皇帝,甚至还要加上一封请罪疏。

    正德十年五月初,京师的朝堂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部分言官都觉得内阁至少要做到请圣驾回京。

    如果无法达成目的,便有一些人直接上疏痛骂内阁的首辅和次辅。

    杨一清和王鏊自入阁以来,还很少看到这么混乱的朝堂。

    吓得皇长子载垨都有些心有余悸。

    第二日,他见到自己的舅舅梅怀古时说:“昨日朝会,百官们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相互之间意见相左的程度很深。外甥有时觉得这人说的有道理,转过头来又会觉得那人说的有道理。舅舅,外甥还没见过像那样的场面呢。”

    边上的载壦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载壦长得向他的生母怀颜,所以五官非常的精致,但作为男子汉有时候也失去了锐气,脾气糯糯的,小时候很可爱,但大人都知道长大了以后作为皇子是不行的。

    反倒是载垨有时候虽然大条了一些,但至少开朗外向一些。

    只是梅怀古也没想到载垨今天会说出这般话。

    “觉得不知所措?”

    “……有一点儿。”

    “嗯……”梅怀古还是继续给他夹菜,脸上始终笑着,“记得,应该在弘治十二年。当初皇上也因为一件事与臣子们爆发了较为激烈的争辩。你知道皇上怎么处置的么?”

    载垨摇头。

    “皇上才不怕他们呢,单枪匹马的去了左顺门,以一人喝令众人,那真叫一个威风。殿下,你也一样。你是皇子,他们是臣子,你不能够怕他们,而是他们怕你。你只需记得,皇上是你的父亲,也是你的君主,皇上让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哪怕做错了,皇上也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