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7节(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百姓这些事只有宦官才做?

    不见得吧。

    幸得朱厚照有几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很多的固有观念在和现实进行对比的时候只要稍加思考就会觉得很奇怪,而且越是看到正常的官员做的那些操蛋的事,越是如此。

    说得不好听一点,割了东西,至少这部分群体不会强抢民女、不会强占他人之妻,这还少一桩罪呢。

    其他的那些个罪名,宦官干的,文官也干。本质上都是人有了权力、又缺少管束,和有没有那个东西没有根本性的关系。

    喔,还有一点,宦官几乎不会造反。

    总而言之,大明各地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城镇、有军事布防的,都保留了镇守太监。

    个别一座城,武职只有守备将军的,朝廷还要配以守备太监。

    说白了就是皇帝留了一双眼睛在这里。

    张璁说的高公公,名为高怀,他是尤址推荐起来的人,在朱厚照的面前露过几次脸。

    出京师下来当这个镇守太监,拿点银子肯定是有的,但是要说心里向着的,肯定是尤址,肯定是皇帝。

    镇守太监心思贪的,也会去占些田,但已经正德十一年了,先前还搞过军屯清理,所以到这个节骨眼聪明的太监早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犯错了。

    尤址最是知道皇帝心思,这次的事情绝对是要动真格,所以尤址先前已经三令五申,好话说尽,反正出事不能找他求情。

    这些都是不必提的。

    其他的比如拿些银子,那便算了。

    朱厚照有时候都会模糊一点处理,真指望太监个个都清汤寡水过一辈子,那是太难了,没了爱情,总得来点金钱刺激刺激。

    高怀收到这份消息以后,自然不二话。

    不是张璁使唤他,而是宫里已经给了意见,这段时间要加强守备,有任何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向皇上禀报。而且对他来说,这是立功表现的机会,所以接到消息之后极为振奋。

    毕竟当年尤公公也是从山东的镇守太监走出去,被调到皇上的身边的。

    所以这些文官就是不喜欢天子往地方上派太监。

    皇帝的信息渠道严格来说是两条,文官一个系统,宦官一个系统,司礼监的权力被限制很大,但这还是个‘大衙门’,掌印太监尤公公,那是天下宦官难以仰望的高山。

    张璁都没想到地方一个镇守太监对他如此热络,他都没有亲自登门,高怀自己就来拜访他了。

    而且该提前准备的,都已经就绪,仿佛就在等着这么一个时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