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3节(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清流儒臣所要的,

    你看看,

    任用正直官员、摒除小人奸臣,与此同时轻徭薄赋、重视传统,这才是他们心中的盛世!

    这样的旨意一道道传出,那么自然是天下振奋。(精彩小说就到 https://ᴡᴡᴡ.sʜᴜʙᴀᴏᴇʀ.ᴄᴏᴍ 无广告纯净版)

    而朱厚照也按照约定,暂时收起了厂卫的利爪,

    天下开始进入一个矛盾逐渐缓和的休养生息的阶段。

    可以说,朝堂的趋势被完全扭了一个方向。

    大功告成的王阳明回到南京继续担任自己的应天巡抚,他的声望也再次上升了一个层次。

    八月时,

    由他亲自创办的阳明书院在扩建后,初次张榜招贤,一时之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竟逾千人之众。

    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南京城中,整出的动静,叫南京城中的外国人都看不懂。

    看热闹的老百姓则不无羡慕的说,“那可都是读书人!”

    一句读书人,是这个时代莫大的荣耀。

    他们身背书笈,手握卷书,一袭长衫,皆为悟学而来。

    阳明书院就在玄武湖边,院内建筑古朴典雅,飞檐翘角,红墙黛瓦,四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仿佛是远离尘嚣世外桃源。

    王阳明也是简单朴素的书生打扮,而他坐下则是上千学子席地而坐。

    这番学风醇厚,人文荟萃的一时盛景,成为文教兴盛的又一明证。

    王阳明也不愧为一代大家,他对待求学之人没有任何保留,并在与几个相近的弟子的论学之中释出了他一生之所悟,即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朗朗书声之间,他的弟子们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新小说 https://www.shubaoer.com 完整版无删减无弹窗

    有人说:“此四句大概还未触及根本。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那么意念、认知和事物也应该都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坐于王阳明身旁的弟子其实也都三四十了,这么一群大男人都沉浸于‘学术讨论’之中,

    听到有人提出疑问,大弟子文德忧虑说:“如此却失却工夫下手处。”

    意思是照这样理解可能会失去修行的切入点。

    正在争论间,

    王阳明解释说:“心体原本确实是无恶无善的,只是人的资质各有不同。对于悟性较高的人,可以直接从心的本源入手,因为人心的本质原本是清澈无碍的,稍加启发就能显现出来;

    而对于那些可能存在较多过失和习惯习气的人来说,则需要在良知的指导下去实实在在地下功夫改正和修炼。这只是具体实践时的因人而异。并不存在‘失却之处’。”

    这么一解释,众人纷纷有所悟,道:“有理、有理。”

    关于知行合一的学说,王阳明的在心中琢磨了一辈子,这些关节之处他都已摸索清楚,不要这里是千人,就是再来千人,也不可能问得住他。

    以此为代表,他在此次文会期间的诸多言行都被记录在《传习录》之中。

    在文会进行到最后一天的时候,

    阳明书院还来了一个重要人物——皇帝的侍从室侍从,何廷仁。

    他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