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太祖皇帝那般分封诸王?”
    朱厚照眉头落下,脸色严肃起来。其实他是没说朱棣,都是实力强大的老四,您祖上是怎么干的你不知道吗?
    “朕不想成为宋高宗,将士在外用命,皇帝却在家拖后腿,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令人不齿。”
    “既如此,那臣恳请陛下再遣豫亲王行攻伐之事!”
    朱厚照明白他的意思,既然老四实力强大,那就不要让他安安稳稳的稳固、保存自己的势力,就让他出去继续和别人打。
    “如此,恐引朝官非议。”
    严嵩心说您什么时候在乎过朝官非议,“一切非议,臣一力担之!”
    朱厚照心中满意,嘴巴则讲:“话不能这么说。”
    “臣是陛下的首辅,臣甘愿为之。”
    “好了,好了,你看看他感觉像是要赴死一样的。”朱厚照拉上尤址说了这么句打趣的话。
    尤址也说:“严阁老这是一片忠心,不过四皇子一向孝顺,阁老,您不必如此激动的。”
    “行吧,你严阁老开口,朕总要卖你个面子,说吧,你什么意见?”
    严嵩道:“四皇子之才自然是朝廷之幸,可朝廷不独有安西都护府,南洋也与西洋人有争端,有大将如此,岂可不用?豫亲王忠心于陛下,圣旨一到必定能即刻出征。”
    他这意思就是说,您不是信任他嘛,信任的话你调动看看,他那么忠心,调动去别的战场也没什么关系吧?
    这,确实不过分。
    如果一个大将,皇帝调去别的地方领兵都调不动,那才是出了大问题。
    调离职务以后,他过去的那些关系网就碎了,自然不如在位时那样一呼百应。
    说实话如果将来老四在南洋起事,还能让西北一众将领为他卖命,这种人格魅力就太大了,说明他就是百年才出一回的大才,那皇帝的位置就该他坐,坐上了以后大明必定又是一个巅峰。
    朱厚照人在地府都要给他鼓掌。
    “朕准允,就趁着他这次回京,让他去接任南洋战区总兵。”
    严嵩微微一抬头,仿佛是意外于皇帝会同意,总之脸上有些怪异。
    “怎么,你还有话说?”
    砰!
    严嵩叩了脑袋,“陛下,臣说一句掉脑袋的话。”
    “真话难听却也难得,说。”
    “四殿下是陛下抚养长大,陛下愿意相信他,可兄弟之间还会有这般信任吗?陛下若真的宠爱四殿下,便是南洋总兵也不该让他去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这话一出,尤址扫了一下皇帝的脸色,然后立马跪了下来。
    “严嵩,你话尤其多了!”
    “臣死罪!”
    “退下!”
    严嵩被他一句话赶走了。
    但严嵩走了以后,朱厚照却也失去了钓鱼的心思,而且还烦躁的把鱼竿给扔了。
    为什么生气?
    因为说对了。
    他这个老皇上现在还活着,不管怎么样各个兄弟之间还会保持和睦,他之前轻轻松松,是因为老四即便真的造反,他也没那么实力,他能一路打穿新疆军区、河套军区和京师卫戍区吗?
    吹牛。
    但问题就在于皇帝死了以后。
    现在那么多人都忌惮老四,只是被他压着,可将来的嗣皇帝不要说压了,就是自己可能都会害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四仍然手握重兵。
    那么嗣皇帝必杀之!
    更加恶劣的是,老四如果有这个意识,意识到自己即将身陷死局,那么即便实力不够他也会全力一搏。
    一如当年的奉天靖难!
    朱厚照望着湖面怔怔出神,他不能够重蹈覆辙,他要给嗣皇帝留下一个局势稳定的朝堂与边疆。更加不能够刚愎自用,自以为那种局面也能掌控,人一死就什么都掌控不了了,人都会为了自己的活路拼命。
    唉。
    叹息一声,他将尤址叫了过来,“去告诉严嵩,说朕不会再让豫亲王担任南洋总兵了。”
    尤址脸色有些变化,皇帝还很少被人劝动呢。
    “是。”
    ……
    ……
    正德三十五年六月,赶路四个月的四殿下、征西大将、安西都护府大都护、豫亲王朱载基终于抵达了京师。
    或许是因为有蒙古人血统的关系,这个家伙长得是人高马大,身高九尺,膀阔腰圆,三十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