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苗疆少年是黑莲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晚,他轻功了得,转眼便消失。

    街上的笛音也随之消弭。

    祁不砚望着刘衍离开的方向,放下骨笛,唇角慢慢溢出血。

    体内的天蚕蛊对祁不砚的牵制太大,他每次用骨笛都会受到束缚。刘衍体内没天蚕蛊,用笛子没这样的束缚,应当不知道此事。

    祁不砚神情不变,随意地抬手擦去血,越过地上变得破烂的纸伞,靴子踏过水,溅起零星水珠,而银饰被雨洗得透亮发光。

    他没回公主府,也不管全湿的衣衫,来到长安最高的塔楼。

    站在塔楼上能纵览整个长安,此处有皇家守卫,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出入,祁不砚用蛊蛊惑了塔楼前的皇家守卫,畅通无阻。

    穿过一层层的木梯,再越过一道道小门,祁不砚登上了塔楼的最高层,放眼看去,大雨笼罩着长安,街上极少行人,阴暗至极。

    祁不砚将骨笛别回腰间的蹀躞带中,眺望着下方。

    贺岁安隐藏了气息,毒蛊无法通过感应她的气息寻人,可他能让它们爬遍长安的每一个角落,先确认贺岁安是否还在长安。

    祁不砚站在最高处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寻往长安各处的毒蛊。

    长安不像寻常小地方,范围较广,纵使祁不砚将自己养的毒蛊全放出去也得花不少时间才能找遍长安,不分昼夜也得个十来天。

    他走到塔楼的栏杆附近。

    祁不砚抚去栏杆的雨珠,冰冰凉凉的,水沿着他指缝落下。

    *

    石屋的房间中,既怕热又怕冷的贺岁安缩进了被褥里。

    荷华在收拾行囊,有些书被雨淋湿了,要在屋内翻开晾晾,贺岁安说要帮忙,荷华不想麻烦人,坚持自己晾书,主要也不是很多。

    她此次来长安的目的是想在这里开一家书斋,荷华在风铃镇不能待太久,已经有人怀疑她了,说认识她几十年了,没见她老过。

    这件事很难瞒人。

    毕竟大家都有目共睹。

    如果硬要在风铃镇待下去,荷华必定要被他们当成怪物的,轻则被赶出风铃镇,重则被杀。

    不过荷华早已习惯。

    但她有时候会忘记时间,忘记自己在那些百姓身边生活了快几十年,直到他们看她的眼神有异,荷华才会想起该搬走了。

    所以荷华要来长安住几十年,等认识她的人都不在了,再回风铃镇,又住几十年,循环往复,度过这漫长又看不到尽头的日子。

    长安是除了风铃镇外,荷华第二个喜欢的地方。

    感觉她很久很久之前和一个人在长安幸福地生活过一段时间,荷华遵循内心的想法来长安,遇到贺岁安是个意外之喜,很有缘。

    她之所以会来到这个小村庄避雨,是因为载荷华来长安的马车车夫在不久前意图对她不轨,觉得她是个哑巴,有口不能言。

    荷华逃了。

    说来,荷华也不知体内为何会蕴含着一股力量,在关键时刻总能救自己,用武救自己,这是她能安然无恙活数百年的重要原因。

    数百年的她难道会武?

    不清楚。

    也有可能跟她会长生这件事有关系,一牵扯上长生便是无解,对长生一无所知的荷华便没再管了,反正对她的身体没坏处。

    荷华刚晾好书,冷不丁地打了个喷嚏,在被贺岁安带回这间小石屋之前,她淋过一点雨。

    贺岁安想关心她一句,还没来得及开口,自己也打了喷嚏。

    天气变幻莫测。

    昨天和今天的温度根本不像是同个季节的,前热后冷,温度急剧下降,没给人适应的时间。

    崔姨过来敲门,叫她们出去喝点热酒,今晚不喝点热酒驱突如其来的寒意,她们准要病倒,在小村庄里看病可不容易,特麻烦。

    贺岁安一听有热酒可以驱寒,掀开被褥下床去。

    荷华也听到了崔姨的话。

    贺岁安问荷华能不能喝酒,用热酒驱寒不失为是应对忽变冷的天气的好办法,可以一试。

    荷华点头,她表面看起来虽柔弱,却是千杯不醉的人,活了数百年就没有喝醉过一次,连那些自诩酒量惊人的人也喝不过荷华。

    她们打开门,走出房间。

    石屋有很小的厅堂,用来吃饭生火的,崔姨就坐在火盆旁,阿宣拿几瓶酒放进烧开了的水,这是他们简单粗暴的热酒方式。

    崔姨推了两把矮椅子给贺岁安和荷华:“都会喝酒?”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