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桃李天下。”
贺兰香仔细品味了一番卧冰求鲤的故事,哼了声道:“说得轻松,怎么会有人大冬日里脱光衣服卧在冰上,冰又怎会为之融化,这个故事从开始便是被设计好的,为的便是传播声望,若声望传出便去做官,便显得太过刻意,隐居二十年,风头过去,还正好落下个孑然独立不为权势折腰的好名头,方便钓上更大的鱼,当真心思缜密,老谋深算。”
崔懿见她明白意思,满意点头,“这王祥,便是琅琊王氏的先人,王延臣的老祖宗。”
贺兰香心惊了下子,沉默一二道:“我懂你的意思了,有如此先人为例,王延臣断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般鲁莽直接,你放心,我会小心的。”
崔懿十分欣慰,话点到为止,二人就此告别。
回到住处,贺兰香靠坐在美人榻上歇息,未说话,静静发起呆来,双目空洞无光,连髻上鲜艳动人的天竺牡丹仿佛都跟着失色了。
细辛给她往手炉中添碳,问:“主子在想什么。”
“我在想谢折。”贺兰香不假思索。
上午戏弄完王元瑛的得意心情全化为此刻的担忧,她害怕王元瑛也是个和他老祖宗一样埋线千里的狠角色,冷不丁什么时候便朝她报复过来,咬她一大口。
“我想谢折回来,”贺兰香红了眼眶,声音也哽咽,受惊的孩子似的,抱紧两肩道,“我害怕,我想要他陪我。”
细辛少见自己张扬明媚的主子有如此脆弱之时,不由便有些发慌,胡乱安慰着:“谢将军打完仗便回来了,您别害怕,那王延臣不是还指望着用您的好歹来嫁祸给将军吗,将军不在,他一定不会动您的。”
贺兰香点头,眼中泪意不减,“但愿如此吧。”
*
“你们倒是给我个准话,这贺兰香,除是不除?”
夜半三更,提督府密室热闹,王延臣两道剑眉紧拧,不耐烦地看着手下一帮幕僚谋士。
“回主上,属下认为贺兰氏乃陛下牵制谢折的一枚要紧棋子,与其留,不如除之后快,让陛下对谢折大生忌惮。”
“可贺兰氏也是扳倒谢折的利器,若将她的死算在谢折头上,陛下便可更加名正言顺打压谢折,如今谢折不在,贺兰氏该当暂且留住,晚些下手不迟。”
“两方各有利弊,尊请主上定夺。”
王延臣心烦意乱,看向阴暗处从入席便未置一词的萧怀信,张口叫他表字,“轻舟,你怎么看?”
。
静谧的昏暗中, 一只白皙清瘦的手伏在乌木圈椅把手上,骨节分明,莹润生辉, 连袖口的粗糙布料都沾染上几分不染铜臭的清正凌冽,在愁云惨淡中醒目突出, 自成一隅风水。
而若视线往上,与手为强烈对比的, 便是那一张布满鲜红疤痕,蜈蚣般纵横交错爬满的整张脸, 可怖狰狞到连五官都模糊难辨。
即便在场幕僚大多为年过半百饱经风浪的人精, 乍一对上那张脸, 眼神仍不由瑟缩, 面露惊恐慌张,不敢多看一眼。
气氛僵持诡谲,安静里, 萧怀信启唇,声音沙哑难听至极,如铁锈摩擦, 透着股子血腥干涩, 一字一顿道:“爪牙未去, 何以除敌。”
王延臣心惊一下,思忖一二, 点头附和:“也是,谢折的兵权尚在手中,此时逼急了他, 他若鱼死网破,于我等百害无利。最好还是先想方设法剥离他手上的辽北军权, 趁其孤立,再下决断。”
注意已定,王延臣道:“便听轻舟所言,暂且不动贺兰氏。”
其他幕僚见状,自不敢与丞相持有异议,陆续行礼告退。
王延臣见萧怀信也起身,跟着站起,温声道:“天冷夜寒,轻舟不妨便就此留宿我这,明日再走不迟。”
萧怀信淡淡道:“多谢王提督美意,然群狼环伺,刺客频出,我还是回宫护驾,保圣上安危为要紧。”
王延臣眼中闪过丝异样,面上却好声附和:“这倒也是,圣上安危为重,那我就不留你了。”
萧怀信迈出房门,立即便有随从为他披上厚氅,偌大氅衣裹挟一身瘦骨,背影越发显得冷清孤绝,仿佛随时可能化为飘散轻烟,与夜色融为一体。
王延臣一路相送,直到送出府门,看着萧怀信上马车,躬身拱手,“下官恭送丞相。”
车毂声响,马车前行,王延臣直起腰,眼神落在马车,脸色越发冷了下去,一片晦暗阴冷,让人不知他此刻都在想些什么。
这时,小厮上前,“回主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