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南明朝廷里的这些个文官向来是不待见农民军的。

    毕竟崇祯是死于李自成农民军围城时,按道理农民军与明朝有弑君之仇。

    这导致南明刚建立时,在南京的弘光君臣居然认真考虑提出过“联虏抗寇”,也就是联合清兵剿灭起义军,这种在后世简直叫卖国的行为。

    后来虽然迫于时局不得不接受农民军,但南明君臣依然对农民军极为防备。比如现在节制湖广忠贞营的何腾蛟和章旷。

    而这种朝廷和农民军的互相猜忌,也是后来永历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

    但朱由榔不会,因为他知道历史的结果。

    李过,高一功的忠贞营也好;李定国、刘文秀的大西军也罢。事实证明,他们不仅没有再次叛乱或投敌,而且都为反清事业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这正是历史的戏剧之处

    当兵败山倒,一批批世受皇恩的文臣武将、书香世家投敌叛变,“水太冷、头皮痒”时

    为了民族气节而流干最后一滴血的恰恰是李定国、郑成功这般让文人们嗤之以鼻的流寇海贼!

    到了如今,大明官军已经烂透了,卫所军自不用说,早已名存实亡,至于后来的募军,如戚家军、白杆兵等精锐早就死在辽东前线,关宁军已然投敌。剩下大多是些吃空饷的歪瓜裂枣。

    朱由榔想要重整明军旗鼓,这些有着不少战斗经验,而且历史证明具有民族气节的农民军就是不错选择!

    “如今忠贞营各部尚余多少人马?”

    朱由榔期待地问

    “李过、高一功处由何腾蛟、章旷辖制,三万余人;马进忠部约两万由堵胤锡辖制。”

    听到这里,李艳突然想到,差点忘了这个何腾蛟!

    后世历史上,这家伙虽然也对大明忠心耿耿,奈何性格不好,小心眼,军事能力也不怎么样,再加上他和章旷排斥农民军,军心离散,后来大败,直接导致南明退出湖南大部。

    得想个办法把他们俩调开!

    “何腾蛟现在是湖广总督吧?章旷呢?”

    “回殿下,章旷为右佥都御史监军。”

    “下旨调何腾蛟回朝任吏部尚书!章旷为户部左侍郎,堵胤锡接任湖广总督。”

    “殿下,寇军虽降,仍不可轻信啊!”

    “如今大敌当前,先以军务为重,其它日后再谈吧”

    见朱由榔如此说,瞿式耜也不再坚持,忠贞营那也尚有堵胤锡在。

    湖广那边短时间不会有问题

    现在关键就是怎么对付李成栋了!

    第3章 整肃军政,准备登基

    交待完了湖南方向事,两人又商议了关于整备广东官军的事。

    “殿下,臣推举两人可督广东军务。”

    “瞿卿但请说来。”

    “一曰陈邦彦,二曰张家玉,陈原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为人刚正,出任过赣州防务,略通军务。张家玉自少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曾为兵科给事中,督御营军。”

    朱由榔倒是有些印象,好像后世这两人都是什么“岭南三忠”之一,最后均战死殉国。

    “既如此,那就召张家玉入朝为兵部右侍郎,陈邦彦加佥都御史巡抚广东军务。”

    不过朱由榔听到瞿式耜对张家玉的描述,却又想起一人,和张家玉的情况颇像,但却更加着名。

    那就是后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民族英雄张苍水张煌言。

    张煌言不同于其他南明忠臣的地方在于,他不仅对大明忠心耿耿,而且还很有本事!

    历史上他在安徽等地坚持抗清二十余年,战果颇丰,直到永历帝都死了,他也没被清廷剿灭。

    其实南明朝廷的死忠也不少,可是大部分说实话忠心是忠心,可无能也是真的无能,而且又大多沾了晚明东林党迂腐、党争习气。

    真要论忠勇两全,能领军治政独当一面的,根据朱由榔所知仅有三人。

    李定国、堵胤锡、张煌言

    连郑成功都差点意思,毕竟他手下郑氏集团不比农民军,成分过于复杂,引为援助可以,但真要将军国大事托付就差点意思了,不然隆武帝是怎么被架空的?

    于是朱由榔便问了问张煌言的状况。

    瞿式耜却有些尴尬地解释了一下

    “张煌言部目前尚在浙东……鲁王处。”

    朱由榔默然,他差点忘记了,南明是怎么亡的?

    难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