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建成的,算是朱由榔的心腹力量,足以信赖。

    只要能够给百丈山、千秋峡方面监视东方,提醒清军的动向,就能在清军企图向两侧迂回之时提前通知,而后从灵川方面发兵与千秋峡两侧夹击拒敌。

    决心一下,明军便全体行动了起来,首先以赵印选为主,抽调三个未满编的营,共七千多人,驻守千秋峡。又有郝摇旗自告奋勇,亲率光复前军一营满编精锐约三千余人出镇百丈山,以作援护。

    而明军这边才刚刚作完部署,北面的满清六七万大军,便已然经漓水一线南下,直抵百丈山、千秋峡了。

    第48章 内阁会议

    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衙

    三位光烈朝廷中地位最为显要的的阁臣正在府衙大厅中聚集议事。

    “陛下此次西巡虽然成果斐然,西军、顺军诸部均已归附,但桂北战事危急,陛下前线督战,恐有所失啊。”

    三人中年纪最轻的分管礼部、吏部的陈子壮首先感叹道。

    而年纪最长的吕大器闻言也是一叹

    “唉!为今之计,再言其它已然毫无意义,唯有打赢此战,方可解天子之危,解社稷之危啊。”

    坐在首位的内阁首辅瞿式耜闻言颔首,而后面向陈子壮问道

    “集生,佛山方面武备局诸事如何了?”

    陈子壮恭敬相对

    “瞿公,日前佛山的各个官营铁冶工坊均已完工了,已然开始开炉锻造,不出几日,第一批由官营铁冶锻造的军械就能够送来。”

    “除此外,各民营铁冶出产也在增加,前两日亦运了一批军械入库。”

    瞿式耜接着询问

    “日前朝廷武库中军械已有多少?可以装备多少士卒?都存放何处?”

    陈子壮一一回答

    “自陛下让工部设置武备局,又重整佛山铁冶,武库军械日益增多,上月陛下西巡,带走了不少,不过这些天随着佛山源源不断运输,库中军械足以武装六七千士卒。再加上箭矢、铳弹一类消耗军资也足以供应全军,唯有甲胄,止有约一千二三的样子,至于炮铳,有佛郎机十七,鸟铳二百余,三眼铳、手铳等千余。”

    “至于存储,除了一部分军械和火器存于肇庆外,其余大多尚还留在佛山上游的三水的库房中……”

    “全部运到桂林去!”

    不待陈子壮说完,瞿式耜直接下了决断

    “此次清军南下桂北,从江西抽调了不少兵力,所以粤北短期内大致不会有什么动荡,至于福建,有郑成功在,张家玉应当不会有问题。所以不必担心他处,为今之计,唯有桂北战局,必须全力支援陛下!”

    吕大器在旁也补充道

    “既然江西、福建方面没有问题,不如将中军中师和后师剩下那几个营也拉上去,作为补充。”

    “中师和后师尚还有多少人马?”

    “一并加起来,还能凑出四个不满编的营出来,万人是有的。”

    瞿式耜稍稍皱眉后,果断道

    “那就一并随着军械送上去!再让桂南、粤西、粤南再征召丁壮,随军开拔!”

    吕大器疑虑道

    “武器、人员倒是其次,关键是粮草啊,一旦到时清虏东西两路合围,桂林被堵个水泄不通,这边粮饷就再也接济不上去了。”

    瞿式耜稍稍思忖,又转头向陈子壮

    “眼前存粮还有多少?”

    陈子壮有些作难

    “已不足十万石了,而且还要供给韶州、闽南啊!”

    瞿式耜却是直接言道

    “先直接拿出五万石随军入桂林!桂林也是广西产粮之地,城中储备应该也不少,再加上这五万石,坚守两三月绝对是够了。”

    “前几天番禺的税银不是到了吗?拿出几万两银子,交给广东巡抚陈邦彦,让他一月之内,在广东务必给我筹措出至少七万石军粮出来!”

    陈子壮有些犹疑

    “瞿公,此时尚未到缴税时节吧……”

    “这不是税务,是花钱买!朝廷以市价买入那些个地方大户家中余粮!”

    “眼下正值战时,粮价飞涨,恐怕这些人未必会体谅朝廷啊……”

    “我有征询他们的意见了吗?谁敢不卖,就是通敌!就是谋逆!广州不是还有个赵纪的靖字营吗?让他先不要随大军去桂北,暂且留在广东,听从陈邦彦调遣,谁敢作乱,随时可调动平叛!”

    瞿式耜态度极为刚硬,但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