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节(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专门负责海外贸易和外交问题,算是正部级单位,洋务院判院位同尚书。反正此时肇庆朝廷的鸿胪寺一个人都没有,所以干脆废了鸿胪寺,全权职责交给洋务院,户部的关税这一块也交给洋务院。

    张同敞又一路跑回广州,通过到广州港贸易的商人传消息给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不列颠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几家总督。

    十几日之后,四家总督都派出使者,参与贸易谈判。

    -------------------------------------

    “各位代表先生,请坐吧。”

    张同敞坐在首位,招呼四名代表入座。

    此时欧洲的通用语言为拉丁语,故而张同敞只配备了一名拉丁语翻译,便能和众人交流。

    “首先,我代陛下和朝廷向葡萄牙王国表达谢意,之前那支雇佣军对我们帮助很大。”

    “不敢,这是我们应做的。”

    葡萄牙代表连忙表示。

    此时的东亚地面上,葡萄牙虽然是最早进入马六甲海峡的,但却已经日薄西山,而十六到十七世纪的海洋霸主是西班牙,以及目前正在高歌猛进的新兴海洋强国荷兰,和刚刚起步不久的英国。

    故而呈现出两强两弱的态势。

    之前张同敞给四方下请帖,何尝没有起过“分而治之”的念头,可这帮子老奸巨滑的殖民头子,无师自通,悟出了“列强一致”的道理,当即表示,必须要其他三家都参与的情况下才愿意来。

    “大家既然愿意到这里来商量,自然都是有所求的,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大明朝廷要加大对外海贸的开放,并且会全面开海,在漳州厦门港、潮州澄海港(今汕头)、新安平海港(今香港)相继开海,设立市舶司。”

    四人均眼前一亮,在明廷今年开海之前,其实西方对中国的走私贸易早就开始了,但走私毕竟是走私,往往需要各种中转,也不能直接在中国本土上进行贸易,规模被严重限制。

    如今明廷虽然开海,但主要是针对那些明朝海商,对于西洋商船而言,只能临时在广州港停泊,而不能上岸贸易。

    如今明廷愿意继续开港,而且还不止广州一港,而是四港齐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欧洲与中国的贸易量将会迎来一波大增长。

    “大臣阁下,我知道,眼前贵国陛下和贵国政府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你们北方的鞑靼人已经占领了你们的首都和绝大部分领土,所以你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对吗?”

    荷兰代表非常精明地委婉说道

    这就是在开价码了,你们明朝不就是需要我们的帆船、火炮、火枪和技术来帮你们打满清吗?可以,荷兰和其它三个国家甚至可以免费给明廷提供这些,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请代表先生明言。”

    “那在下就明说了。”

    “我们愿意为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提供一切支持,但是,大明政府必须要接受我们的条件。”

    “我们需要在广东或者福建建立一两个用于远洋航海的据点,并且允许我们在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开发。”

    “澳门也必须变成真正属于我们的港口。”

    荷兰代表这算是图穷匕见了,其实欧洲殖民者一开始就想在中国大陆上建立一个殖民据点,但大明朝廷就是不同意,葡萄牙还因此和明朝爆发了好几次武装冲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最后各让一步,葡萄牙人可以住在澳门,但必须接受明朝方面的管辖和交付租金。

    如今见到明朝已然日薄西山,殖民者们就打起了“趁你病,要你命”的算盘,趁机将自己在中国大陆的殖民据点确定下来。

    张同敞之前温和的脸一下子就阴云密布了起来

    他想到临行前朱由榔的那番交代

    “这些西洋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如今咱们式微,肯定要趁机敲杆子,甚至想要侵吞咱们的领土,万务小心。”

    他皮笑肉不笑地对荷兰代表道

    “关于严禁西洋商人在沿海建立据点的事,我想在万历年间就已经非常明确了吧?我们不是已经在澳门跟你们退了一步吗?”

    荷兰代表还没说话,倒是一旁的英国代表有些阴阳怪气地道

    “大臣先生,你们中国人这么说来着?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是大明需要我们,而不是我们需要大明!”

    这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