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节(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洛会的那番“空心方阵”架势一模一样。

    谭泰更加踟蹰了,以他丰富的军事经验,一眼就能看出这阵型巧妙所在,倒也并非没有办法击破,但只是恐怕很难。

    其实之前何洛会吃过亏以后就看出来了,这阵型看似火铳连环相套,火力交叉不绝,无懈可击,但其实破绽也不小。

    历史上出现的空心方阵就并非战无不胜,况且明军还缺少了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骑兵。

    是的,如果纵观历史上所有以步制骑的战术和阵型,会发现,这些反骑兵的战术都要求防守方自己也要有一部分骑兵。无论是西方的马其顿方阵,还是宋代岳飞、吴阶等人的以步制骑,都要求在步兵阵型两侧,有足够的机动骑兵加以辅助,这些骑兵既是扩大战果的预备队,又是撤退时的掩护,更肩负监视、牵制对方骑兵集群的巨大任务。

    可以少,但绝对不能没有。

    滑铁卢战役中,法军骑兵之所以在英军空心方阵前吃瘪,一方面是由于当时英军方阵两侧都是灌木丛和泥泞小道,法军难以绕道,另一方面,人家英军手里,也是有骑兵的!也就是说,法军如果一击不中,也很难逃走,因为英军在外游荡的骑兵能马上借此机会,掩杀截击!逼迫法军不得不在严密的方阵前空耗。更何况,当时依旧是工业革命时期了,成熟的燧发枪和近代火炮杀伤力以及军士素质都比现在强了十万八千里。

    可明军,是真的没有骑兵。

    所以,清军只需要集中优势骑兵,也不进入阵型外围和明军兜圈子,直接瞧准一个点,不计伤亡,猛突进去!

    只要一个方阵解体,其余方阵失去交叉火力掩护,自然难以招架。

    就算不行,也能随时说走就走,难道明军两条腿还能撵上来吗?要是真的敢撵上来,倒也不怕了,步兵阵型一乱,直接反身冲击。

    抱歉,有骑兵就是为所欲为。

    鼓声响起,中军令旗挥舞

    三千骑兵振甲行至大军侧翼,由于之前在庞刚那里折损了一些,再加上谭泰打算一举破阵,故而把最后那个正黄旗牛录也拿了出来,参与进攻。

    这回却不是骑兵先出了,谭泰知道,面对这种严密方阵,绝对不能搞什么添油战术,必须全军压上,一鼓定音!

    一万多步卒分为四阵,同时向明军最前面的朱闵如所部方阵突去,步步紧逼。

    朱闵如顿时觉得压力陡然增大,严令各部火铳不得先放,静听旗号。

    一百步,八十步,六十步

    “嗖嗖嗖”

    清军四个阵型中一蓬蓬箭雨倾泻而出,如雨点飞入明军严密的阵型当中,几乎同时,阵中令旗挥舞,火铳交响一片,硝烟弥漫。

    双方最前列将士同时倒下,后面士卒依次补上。

    随着距离缩小,双方火力输出络绎不绝,焦琏见对方只逮着最前面的朱闵如方阵揍,知道谭泰这个老狐狸已经看出这种阵型问题所在,连忙传令,让三角形其余两处的方阵往前运动,钳制清军。

    两军经过快两刻钟的对射,各自倒下数百士卒,朱闵如这边人数劣势,有些支撑不住,好在后面两个方阵已经前突,清军不得不拿出近半人马抵御,压力顿时减轻不少。

    终于,双方距离进入十步以内,火铳、弓弩射击结束,清军选锋和明军阵锋正面碰撞,战成一片。

    朱闵如亲率精锐,顶在第一线,把清军进攻打退一轮又一轮。

    其余战场,另外两个方阵也和清兵交上了手,两万人喊杀之声响彻天际。

    就在此时,轰隆隆马蹄声传来,正位于左侧方阵当中的焦链侧目观察到,清军骑兵动了。

    没有绕圈子,没有游荡,几乎以直线队形,朝着朱闵如方阵冲去!

    路上许多清兵绿营步卒被飞驰的马蹄冲散、伤残,但骑兵毫无迟疑,继续猛冲。

    这就是谭泰的破阵方法,先以步兵消耗疲敝明军,然后骑兵直接奋力一突,押上所有筹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如果此时明军也有一支骑兵,不多,只要千余骑,都不会如此被动,但奈何没有。

    轰隆作响的马蹄带着数百斤惯性迅速切开朱闵如阵列,正在搏杀的朱闵如当场被一名骑兵冲飞数步,身受重伤。

    焦琏咬牙,好在自己麾下都不是什么新兵,即使面对如此压力,也没有崩溃迹象。

    “向朱参将部靠拢!”

    焦琏大呼下令,鼓角交鸣,旌旗挥舞,三个方阵逐渐并拢。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