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节(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吃腻了冻鱼、野菜,父汗便扔给我一张小弓,道‘我爱新觉罗男儿,若想吃肉,便当自取!’。我爱新觉罗,当年以十三甲胄起兵,何其微弱?能走到今日,靠的就是这口筚路蓝缕,有死无生的气!靠的便是那关外风雪锻造出的这点坚韧不拔、所向无前!”

    “这才入关多少年啊?我们的宗室、将帅们,就开始学汉人勾心斗角、结党营私!”

    豪格连忙发言反对

    “伯父,可如今我大清陷入如此危难,难道不是多尔衮的责任吗?如何能说是结党营私?”

    代善藐了豪格一眼,不客气地说道

    “你豪格有多大本事,没有自知之明吗?扪心自问,当初吴三桂快马送信求援,你们谁能有多尔衮这般果断!当日收到书信,第二日便率军连夜突袭?”

    “拿下北京后,你们谁有那般心机?先是给崇祯发丧,稳住明廷士绅之心,又迅速接福临入关,坐定事实。”

    “入关之后,你们谁有这般见识?先是利用李自成和明廷矛盾,让南廷坐视不理,又集中一举击破李自成,斩草除根?”

    “你豪格有吗?济尔哈朗有吗?不如人就是不如人!”

    多尔衮大为感动,有了代善的站台,豪格等人所掀起的政治风暴顿时烟消云散。

    “咳咳……”

    也许是太过激动,代善说了这么多,老迈身躯有些顶不住,竟是咳出血来,左右亲信连忙搀扶。

    “老十四啊,你二哥我眼看是快没了,我知道,剩下诸多人里,唯有你有把大清带出危难的本事,这事本是因你而起,那就该由你解决。”

    言罢也不顾多尔衮,转头向自己的几个儿子道

    “我死之后,两红旗要以你们十四叔命令是从!”

    “阿玛……”

    满达海、瓦克达二人纷纷俯首。

    接着,代善又对索尼等两黄旗大臣道

    “我知道你们的原则,放心,无论如何,福临的这个皇位是不会动摇的!若是他多尔衮日后敢有篡逆之心,两红旗、两蓝旗当与你们共讨之!”

    多尔衮心中感慨万千,含泪上前握住代善双手,道

    “小弟在此立誓,绝不负二哥所望!此生惟愿助我大清入主天下,巩固社稷,讨灭南廷,绝不做非分之想!”

    这个从大兴安岭走出来的渺小部落,一步步走到今天,总是有不少豪杰人物的,如皇太极,如代善,如多尔衮。

    代善似是已用尽力气

    “望你记住今日所言……”

    自此之后,得到两红旗支持的多尔衮再次站稳脚跟,代善的表态甚至让他的地位更加稳固,由大败与危机引起的,很可能会引发内乱的**,被这位当年跟随努尔哈赤出生入死数十年的“二阿哥”用生命最后一口气中断,重新稳固了清廷的政治核心。

    两日后,代善病逝于家中,清廷辍朝七日以示哀悼,立碑纪功,入祀太庙,追谥曰“烈”。

    -------------------------------------

    就在北京刚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一场风波之时,数千里外的南京城外,一场宏大的仪式正在进行。

    两天前,瞿式耜带着一种浩浩荡荡的肇庆朝廷官僚机构,和朱由榔的母亲马太后、皇后后妃,当然还有皇长子朱慈煊一起经由湖广、江西,抵达南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朱由榔亲自出城相迎,将太后、皇后安置宫中,各部衙门各司其职,反正南京本就是首都,啥衙门的建筑都是齐全的。

    休整两日后,由首辅瞿式耜领头,正式出城祭拜孝陵

    这回就是正儿八经的献俘仪式了。

    朱由榔身着黑色十二章衮服,头戴琉冕,三千甲士开道,数百骑兵护卫,一众文武大臣冠冕堂皇,列队跟随。

    先是向皇宫外的太庙以太牢(牛羊猪三牲)献祭,而后率众出城,前往孝陵。

    南京百姓群情激动,经过数年满清的残暴统治,江南士民面对光复而来的王师无不感动涕零,如今却是又见百年未有的献俘盛况,外加瞿式耜将这番仪式安排得格外隆重,竟是有十数万人争相远处观望。

    原本军中将领出于治安需要,希望能够赶走围观百姓,但朱由榔却是拒绝了,反而让放开,只要不进入核心区域,任凭所有百姓在外围观看。

    熙熙攘攘,一望无际的人头之上,朱由榔身着天子冠服,身后数百被核实手中犯有巨大血债的满清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