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了好一阵,皇后王芷也是对自家丈夫的稀奇古怪表示无语,差点没请两和尚道士来做法事。
但很快,朱由榔发现,这位出身苏州的皇后,居然比自己能吃辣……
丢人,太丢人了。
不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朱由榔行事朴素,不喜欢搞虚架子,由于许多大臣入宫奏对时赐宴和皇帝吃饭,天子喜欢吃那种名叫“番椒”的红果子,而且还给这玩意起名“辣椒”的说法迅速传开。
南京城中许多酒楼,便开始收购这玩意,让自家大厨很是研究出了几道菜,打着天子的名头宣传,颇受欢迎,一度抬高了本就稀少的辣椒价格,有精明的农民和商人,便种植贩卖此物,竟是形成了一条不小的产业链。
对此状况,朱由榔哭笑不得,他都能想得到,日后以清淡雅致、中正平和为特点的淮扬菜,怕是被自己给摧毁了,想象一下,两百年后,“南京麻辣火锅”风靡全国……
“嗯,抄得多少银子?”
他对朱国弼、钱谦益之流不怎么感兴趣,关键还是银子。
“计有金两万七千两,银一百七十九万四千余,各类珍玩宝物六百箱,具体价值还在估算,理应不会低于六十万两。”
“就这么点?”
朱由榔皱眉,这些玩意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两百四五十万两的样子,不能够啊,这帮南京勋贵积累十几代人,不比许多宗室藩王差,抄了这么多家,怎么也得有四五百万两吧?
李景兴解释道
“这些人确实大多家资丰厚,但清虏毕竟在南京已有两三载了。”
朱由榔这才颔首,说的也是,就算有更多的,多铎和洪承畴他们怎么会放过?现在这些钱,恐怕大多也是这帮人事前藏起来,清兵退走后才敢挖出来的。
只可惜肥了清兵。
“先不说这个,你去让人把谢颖叫来,饿了吗?拿几根羊肉串去。”
第9章 内外(上)
有了人住以后,南京的紫禁城面貌还是改变了许多,原本荒芜的宫殿、花园被皇后带着人打扫了一番,将坍塌、破损的建筑清理,除此外,朱由榔可以不在乎,但太后无论如何也是要安置好的,故而西宫是第一座重新修葺的建筑群。
内帑里面的银子,除去朱由榔本人有时候会支派,比如抚恤赏赐之类,其余都由皇后打理,王芷由于老朱家的优良传统(皇后、王妃大多从一般中等家庭中选取,不和大族联姻),其父虽然也做过一任知府,但早早因病离休,王芷从少女时代,便和母亲参与操持家务,后世史书上对这位皇后评价是“沉稳有胆略”,否则最后也不会得一个“刚”的谥号。
所以虽然朱由榔向来对后宫事务无暇关顾,但有皇后在,也不必担心,宫中内侍、宫女以及诸多事务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夫妻两个吃着烧烤,还温了两壶葡萄酿,王芷还不忘给等下要过来觐见的谢颖和锦衣卫赵纪亲自准备一些。
光烈文武,对这位国母都是相当尊重的,所谓夫妻齐心、其利断金,从肇庆开始,不仅朱由榔这个天子明白,身为君王,其他本事可以不会,但收买人心必须精通,王芷也懂得,自己能对丈夫所做的最大帮助,就是替丈夫“施恩”。
当初桂北之战,瞿式耜在肇庆砸锅卖铁,皇后便将自家陪嫁首饰、金银全部拿了出来,后来张同敞发行国债,娘家王氏第一个带头认购。
东征之后,皇后留在肇庆,多次探望远征的军中将领家眷,中秋之时,还把众文武家属请到宫中聚会,恩赏抚慰,从不断绝。
中书舍人谢颖和锦衣卫赵纪一起抵达。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皇后殿下!”(娘娘是民间和口语称呼,正式称呼中,按《明会典》,皇后称殿下、后妃称夫人,太后和皇帝一样,称陛下。)
“起来吧,吃了没?坐下一起用餐吧,”
也不等二人拒绝,皇后王芷已经备好了碗筷,二人也不敢推辞,连番谢恩,坐了下来。
王芷刚吃完烧烤,嘴唇都还红艳艳的,看着自家丈夫要和二人谈事,便笑道
“四郎你们先用着,妾去看看母亲。”
随后带着两宫女离开了。
朱由榔抽出绢帕擦了擦嘴,这年头没有纸巾,也是挺麻烦。
“都说说吧,安排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谢颖你先来,不急,边吃边说。”
定鼎金陵后,朱由榔发现,只有一个锦衣卫似乎还不够,一方面是因为锦衣卫本身是个军事情报机构,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