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清军步卒入百步之内就开始放箭、放铳,但自然效果不佳,只能造成零星杀伤,明军这边方阵却是依旧毫无动作,只是不断向前移动。

    “通通通……”

    排列在明军方阵空隙中的野战炮不断开火,硝烟弥散开来,飞驰弹丸在平缓土地上,以抛物线弹跳多次,每一次跳起,都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八十步,七十步

    清军弓箭火铳逐渐有了点准头,噼里啪啦的铳声和箭雨“嗖嗖”掠过人群,如雨点般落入明军阵列。

    不断有士卒中箭倒地,但只是被后面的医护兵抬走包扎,整支军队就像恍若未觉般埋着头前进,也不反击。

    直至四十步内,隐约都快能看见对方面孔了,明军将士这才停步,举起步枪,整顿队列。

    统领步军营督战的星讷心中有些揣揣,这明军也太镇定了吧。

    任凭飞舞的箭矢掠过身旁,不时有战友的惨叫声响起,明军火铳手只是掰开火绳钳口。

    三十步

    “预备”

    “射击!”

    “砰砰砰……”

    “通通通……”

    明军最前方接战的十个营根本就没搞什么三段击

    齐射,直接以整齐的齐射,火铳和野战炮一起

    顷刻间,近两万发弹药同时喷射火舌。

    犹如狂风暴雨,将草芥般清兵士卒似庄稼般倾倒一片,数以千计的步兵瞬间扑地,尤其是冲在最前排的,直接就变成了筛子,还有鲜血溅了后排人一脸,都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前面好几排,数千人顷刻间就变成了尸体。

    “上刺刀!突击!”

    十个方阵,近三万人紧密排列,阳光下,雪白刺刀闪闪发光,犹如钢铁森林朝还在混乱之中的清军疾驰而来。

    这超乎了清军对于明军作战风格的认识,根本就没有什么消耗拖延,也没有什么火铳、弓矢对射。

    齐射、冲锋,毫无迟疑。

    第39章 成都战役(下)

    进入火器时代后,战争对于军队素质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恰恰还升高了。

    因为在过去的冷兵器战争中,交战时间虽然更加漫长,但烈度却无法和火器时代相比,往往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互相造成极大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哪一方的组织度、纪律性越强,哪一方就能撑到最后,尤其是线列步兵的时代,技巧和力量变得没那么重要,战争完全变成了勇气的比拼。

    那些能顶着对方枪炮,队列整齐迈进二三十米内开枪的部队,才是真正的精锐。

    铁甲碰撞的叮当声、喊杀声,遍布战场,明军队列即使在快速冲锋的路途上也依旧保持整齐,赤红色的军服、旗帜衬托下,犹如一片火海喷涌而来。

    数万人的冲击,仅凭惯性,就足以撕裂一切阻碍

    站在最前排,白文选部麾下的一个年轻哨总,端着刺刀,大声呼喊自己身边的战友紧密排列。

    马万年是秦良玉的亲孙子,而且马家忠烈满门,所剩男丁只有两个孙辈,按照枢密院的意思,从教导师毕业后,就调到后方,在兵部当个差。

    但马万年不愿,又得到自己祖母的支持,坚持要分配往光复军一线。

    由于家学渊源,二十出头的马万年,在军中素以武艺高强闻名,无论是长矛、刀牌,都耍得出神入化,一度被白文选任为师中教官。

    “错落离队者死!有进无退!”

    年轻哨总声嘶力竭的呐喊,严整冲锋中的队形,随着光复军整顿日久,军纪也日益严格,尤其是这种临阵之时,如果有人掉队、退缩,后面队列是可以当场将其斩杀的。

    在军纪的勒令和鼓舞之下,最前排甲士不断迈步向前,直到和被齐射过后,正在重新聚拢阵型的清兵碰撞在一起。

    “刺!”

    军官们此起彼伏的竹哨声和那洪水般的脚步声后,两军步卒正面交锋。

    “噗呲”

    长矛、刺刀透甲而过,数不清的猩红血液飚溅一地,震天哀嚎和喊杀声中,整个清军不到两万人的步兵阵型,犹如面对滔天洪水的一层薄薄堤坝,瞬间被破墙而入。

    清军并非全是绿营,统领步兵的星讷手下还有正蓝旗步军营、汉军和众多八旗附属的包衣兵,占了两万人的一半。

    这些士卒近身肉搏能力很强,若是论单打独斗,或是小规模冲突,光复军将士大概不是对手。

    但明军全部聚集在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