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
十步,五步
“蓬!”
“吁!”
赵良栋只觉得虎口一疼,几乎丧失知觉,紧接着战马嘶鸣,身体恍然间似是失去了平衡,等完全反应过来,却是已经“砰”的一声摔落下马,被惯性甩出丈余,和地面来了个狠狠的亲密接触,滚落数圈。
不同于评书上动辄“大战三百回合”的桥段,事实上,骑兵阵战,基本胜负就是一个照面的事情。
吃了一嘴黄土,浑身如骨折般疼痛无力,折腾好一会儿,才勉强用手撑起上身。
却见一柄冷冽槊刃破风横立在自己脖颈之下,不禁苦笑
“谢,谢将军不杀之恩。”
他已经明白过来,刚才对方只是击落自己手中兵刃后,将自己拍落下马,很显然是打算俘虏,若是想就地格杀,完全没难度。
“你这厮倒还有两分勇力,看也是汉将,怎为鞑虏效命?算了,让你麾下立即投降,或能保全性命!”
沉静的声音传来,却是挺年轻的,似是只与自己年纪相仿,让赵良栋有些愕然,在他印象中,威震天下的武威郡王李定国,怎么也是个四五十岁,身经百战的老将才是,勉强抬起头来。
却见一副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麦色国字脸。
苦笑应道
“战事已至此处,败将已无制胜之机,只望贵军能宽大为怀,放我部士卒一条生路。”
李定国颔首,收回槊锋
“我非嗜杀之人,与你一个机会,给你一匹马,现在去阵前招揽溃卒,半个时辰之后,带人来见我,你若是想逃,我不拦着,不过下次见面,恐怕就没如此言语了。”
赵良栋挣扎着起来,向李定国跪地俯首一礼,随后一瘸一拐的上了一匹明军刚刚缴获的战马,边策马,边呼喊……
孙思克刚才只见到赵良栋被李定国一槊挑下马来,就知道情势不妙,立刻打马便开始跑路。
领着十余亲卫,就向着图海方向而去……
而纵观整个战场,三个钢铁方阵,已经再多次震天呼喊声中,向前五百步,大约一里半的样子,清军数万大军,进入总崩溃,哪怕有正红旗骑兵在后拼命挽回,也无济于事。
第64章 崩溃
“军门!大人!”
图海依旧勒马愣在离黄河岸边两里多的高地之上,眼睁睁看着那明军赤红色帅旗,硬生生从黄河之畔,推到距离自己不到四百步开外。
才被身侧一声疾呼唤醒过来
只见一名浑身浴血的骑士刚刚翻落下马,就立刻泣声向图海禀报
“溃了!全都溃了!赵总兵刚才与我一起率骑兵袭击李定国中军……”
“如何!”
图海立即紧张地疾声问道,随后又突感荒谬,还能如何?要是得手,对方还会这般情态来见自己吗?
来人正是死里逃生的孙思克
“赵总兵他,他被李定国一槊斩杀马下,此时四百亲骑,只剩下末将这九骑了!”
孙思克泣声道
他当然不知道,赵良栋并没有死,而且还帮忙收拢了溃兵,那跟随袭击的亲卫骑兵,大部分见主将被俘后,也纷纷放弃了抵抗。
只是他之前只以为赵良栋已死,慌不择路,径直逃回,却不知后面发生的事情。
图海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险些站不稳身形,抬头看着远处嘈杂战场背后,奔腾不息的黄河,竟是仰天无语。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肩上担着的,却是决定满清家国兴亡的重担,这些年,他先后履职吏部、兵部,参与制定多尔衮的新政,又转到地方,经营山东,苦心维持,临到战时,还要军政一把抓,数年以来,未曾安歇一日。
数年辛苦,九万大军,整个东路战场的形势,乃至于整个大清的国运,恐怕都将折损于此处,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心中犹如刀绞,竟是忽得流下泪来
“锃!”
乃是拔出配刃,便想自刎于此处。
“军门!”
“大人!”
身侧的亲卫和孙思克赶忙上前拦住,夺下配刃。
没死成的图海却是嚎啕大哭,不能自已。
孙思克等人见状,干脆把对方推到马上,在众人护佐下离开战场。
随后,领着正红旗骑兵在外的参领哈什屯、鄂克济哈二将,见局势已经无可挽回,也纷纷随着帅旗撤出战场,给图海断后。
而黄河畔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