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0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定国、李过这些昔日闯、西旧将们的尴尬地位。

    说到底,他们是在凤阳毁过皇陵,杀过宗室藩王,甚至逼死过天子的!

    在宗法礼教之中,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人,那些个正经出身的文武大臣,江南士人们,嘴上不说,但心中也是另眼相待。

    这层隔阂,不是朱由榔一人说没有,便会消失的。

    以前倒也罢了,天子也好,朝廷也罢,大家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命悬一线,走一步算一步,哪有时间考虑这些有的没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天下马上就要平定了,十几万得胜之师,再往北不过二百里,十几日的功夫,胜利便唾手可得!

    过去,朝廷还要打仗,还要北伐,就还需要这些人卖命,那日后呢?

    一个安稳下来的朝廷,一个太平盛世,真的放心一帮子曾经的叛军流寇,继续掌握兵权吗?

    就算朱由榔无条件信任,那其他人呢?朱由榔的儿子呢?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谁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作赌?

    李过也就罢了,现在都五十多岁了,最多在干七八年,就得退居二线。

    而你李定国还那么年轻,三十出头,就已经是军中第一人,在尧山、军山两次决定朝廷命运的决战中,都居功至伟,徐州一战,又砥定北伐胜局,受封为王,西军的旧部故将,遍及上下。

    现在马上就要光复北京,功勋地位,无人能出其右!如此功劳,别说在此时,就是放在历史当中,那都是罕见的,连在相州吃过大败仗的郭子仪都没法比。

    李定国沉默了

    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自己。

    他不是不信任天子,可很多事情,不是只凭皇帝的心意就能决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说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刘邦当年对韩信不好吗?

    当年吴越之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终于复国雪恨,何尝不是礼贤下士,如履薄冰?

    可事成之后,功臣范蠡却主动辞官,还写信告诉同为功臣的文种,建议他一起归隐,是怎么说的?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

    后来文种果然被逼自杀

    这令人窒息的沉默过了不知良久,就连一旁的王玺,都快被对方说动了,他原本就是李定国的铁杆亲信,这条命都是被对方捡来的,自然要为自家王爷着想。

    李定国忽然出声

    “王玺”

    “末将在!”

    王玺当即应声,那说客还以为自己成功了,大松一口气

    “把这厮拖下去砍了,祭旗!并派人传令各师诸将,鞑子在天津布置的,必是疑兵!伪廷这是打算趁机从北边跑路。”

    “让全军骑兵脱离大队,立即北上,不必顾这边形势,一定要抢占居庸关,锁死关内门户!”

    王玺直接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动作

    李定国厉声道

    “还不执行命令!”

    那说客瞬时间就被从天堂打入地狱,大声疾呼

    “大王!岂不闻韩信、岳飞旧事乎?前车之鉴,前车之鉴啊……”

    李定国依旧冷着脸,毫无动作

    王玺不敢违令,只得招呼门外卫士,将其人拖出帐外,数息之后,一声惨叫,便归于沉静。

    身上沾了些血污的王玺重新入内,见李定国只是在案前,无言独坐良久,不知在想些什么

    出声道

    “王爷,这厮虽然可恶,可他说的……不无道理啊……”

    李定国冷冷瞥了对方一眼

    “你也想祭旗了?”

    王玺跪地

    “末将这条命本就是王爷给的,王爷若想收回去,末将绝无二话!可王爷,眼看着仗就要打完了,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了,王爷也许为自己着想啊!”

    李定国闻言,方才长叹一声,颇有些寥落的坐在案边,喃喃道

    “无论如何,我李定国,绝不为此不齿之事。”

    “至于日后,那就日后再说吧……”

    不过,李定国也好,清廷也好,都不知道的是,就在此事发生后的当晚,就已经有军中安插的锦衣卫内视司获知详情,并飞速向后方传递……

    -------------------------------------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